先天弱聽 難發S音

嬰兒自出生開始,便不停接收外界的聲音,以發展說話能力。有聽力學家指出,若嬰兒有先天性聽力問題,會對日後的語言能力帶來深遠影響,特別是學習高頻聲音時會有較大困難,例如無法發出噴氣音及「S」音等,需及早考慮使用助聽器或人工耳窩。

沙灘讀加灘 花唸家

醫管局九龍中醫院聯網聽力學統籌專員黃志明解釋,嬰兒甫出生便透過不斷接收外界的聲音,發展語言能力,一個月大的嬰兒已懂得對不同聲音作出反應,到六個月大時已可發展出基本言語,因此聽力問題會直接窒礙語言發展,常見問題是學習高音及噴氣音較弱,尤其無法掌握「S」音,例如將「沙灘」讀成「加灘」,將「花」讀成「家」等。

他指聽力問題可根據所聽到的音量分成不同等級,聽到二十五分貝以下的聲音屬正常,只聽到二十五至四十分貝為輕度弱聽,聽力介乎四十一至五十五分貝屬中度弱聽,聽力介乎五十六至七十分貝屬中度嚴重,七十一至九十分貝屬嚴重,九十分貝或以上則屬深度嚴重。他舉例,於圖書館內輕聲說話的音量約為三十分貝,正常說話約為六十分貝,的士高音樂聲量約為八十至九十分貝,「如果有深度弱聽,就算喺耳邊打鼓或有飛機飛過,都聽唔到。」

一般而言,有中度弱聽已需考慮佩戴助聽器,若使用助聽器後效果仍不理想,便需考慮植入人工耳窩,兒童最早在一歲後已可接受人工耳窩手術,透過人工電極取代聽覺細胞,將聲音訊息傳送到大腦。自醫院管理局推行全港性初生嬰兒聽力篩查後,至今已有十五至二十名兒童先後接受植入人工耳窩的評估。

■本報記者

為應屆會考生打打氣,請瀏覽on.cc 東方互動《放榜無限分2010》專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