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射燈:潭水深不見底 行澗如履險

山澗遊漸為港人熱衷,不少好此道者更向高難度山澗挑戰。雖然早前曾接連發生有行山澗人士被困或溺斃,民安隊今年上半年出動的攀山拯救亦由去年同期的二十宗,增加至三十四宗。但仍然無阻大批貪刺激的年輕人前往山澗耍樂。本報直擊山澗遊的熱點,發現危機四伏,水潭深不見底、潭底石頭長滿青苔、四周滿布尖石群,一不小心隨時墮潭遇溺。不過一班行澗者卻一於少理,竟然在水潭內游水及跳水。攀山專家警告,行澗與行山不同,需要更多技術配合,故不建議初哥參加山澗遊。

西貢猴塘溪山澗是山澗遊的熱點之一,早前一名男導師為籌辦學生露營到上址探路,期間他為了拯救一名遇溺的同行女友人,不幸在潭內溺斃,事件引起外界關注山澗遊的安全。

根據資料顯示,目前全港有逾百條山澗,當中有不少是熱門郊遊路線。不過,部分景色優美的山溪水潭,往往位於偏僻的山谷之內,市民要攀山越嶺,才能一觀其貌。

為了解山澗遊的安全性,本報記者日前到山澗遊另一熱點雙鹿石澗視察,發現該處暗藏危機。雙鹿石澗位於大浪西灣附近,連接多個山澗。記者先到位於雙鹿石澗的四疊潭下段,發現若要前往瀑布所在之處,必須穿過嶙峋的尖石群,惟尖石群的前方有一個水潭。

懶理告示牌跳潭

換言之,行山澗人士要先過潭才可到達尖石群。記者初時亦想赤腳落潭,但發現潭水深不見底,估計最少有數米深,而在水潭較淺的部分,有大堆長滿青苔的石頭,一不小心踏上這堆石頭,隨時跣腳墮潭,為安全計記者選擇緊扶石壁沿潭邊走,但仍感到一步一驚心。

步行半小時後,記者終到達極受年輕人歡迎的「跳潭聖地」──四疊潭,水潭位於兩道瀑布之間,雖然潭邊已豎立「水深危險 請勿嬉水」的告示牌,但現場仍見有三名年約廿歲的年輕人,脫掉上衣便跳潭暢泳。

不過記者發現,該水潭的潭底布滿青苔及植物,潭水更深不見底,暗暗綠綠,隨時有機會令人滑倒受傷,甚至遇溺。另方面,部分河流雖然設有石頭路,讓行山澗人士過河,但石頭之間相距大,部分更出現鬆脫,一不留神分分鐘墮河。而該處亦沒有電訊網絡覆蓋,一旦發生意外,也無法致電求救。

八十後漠視危機

縱使山澗遊危機四伏,但對一班常客來說,他們卻處之泰然,更缺乏安全意識。「我成日都去行山澗,間中都見到有人喺山溪游水,我唔覺得好危險。」八十後的Jackie,每逢郊遊季節,都會每兩周至少行山一次。他坦言,山澗遊對於他來說毫無難度。

在場游泳的陳同學亦說:「唔覺得喺度游水危險,同泳灘差唔多啫,只係冇救生員。」他認為,早前山澗的溺斃意外只是個別事件,只要他自己小心,應無特別危險。而同行的劉同學則表示,幾乎每月都會到此一遊,更特地穿上拖鞋防止跣腳;但行山專家直指,穿拖鞋行澗絕不可取,隨時跣腳墮潭。

就山澗遊愈來愈受歡迎,攀山專家鍾建民表示,山澗遊講求行澗者的體力及技術,與普通行山不同,行澗需「跳上跳落」,由於部分山澗的石頭會鬆脫,相對較危險,行澗者要加倍小心,故不建議行山初哥參加山澗遊。

鍾建民又指出,山澗、石澗的水深會時常改變,在水潭跳水或者游水,更有着潛在危險,「我之前行澗都見過,有人跳澗跳到撞穿頭,其實好危險,絕對唔建議跳水。」

圖:崔祖佑、任方 文:張艷紅、陳兆豪

為應屆會考生打打氣,請瀏覽on.cc 東方互動《放榜無限分2010》專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