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費電視風雲起 戰國爭雄藏隱憂

本港電視市場風起雲湧,三間收費電視公司申請營辦免費電視牌照,標誌免費電視將進入「新戰國時代」,隨時出現「五台爭霸」的局面,市民今後將有更多選擇。不過,在選擇增加的背後卻埋藏隱憂,不少人擔心本港市場狹小,在過度競爭之下,節目製作水平會下降,出現譁眾取寵、渲染色情及暴力的低俗內容,弱勢電視台甚至可能淪為政治工具,引發許多社會問題,最終得不償失。

開放免費電視市場的好處毋庸贅言,引入競爭後,理論上可為市民提供更多、更優質的免費節目。不過,理論是一回事,現實是另一回事,天下從來沒有免費午餐,免費電視台無非依賴廣告收入,但香港是一個細小經濟體,僅七百萬人口,廣告市場始終有限,目前兩家免費電視台競爭,尚有公司處於長期虧損的狀態,若一下子加入三家新公司爭食,市場之餅勢必再被細分,到頭來恐怕誰都吃不飽。本港市場到底能容納多少間免費電視台,實在是一個大問號。

想當年,看電視可說是市民最大的娛樂,晚飯後一家人圍坐在電視機前,其樂融融。然而,隨着電腦、手機等電子產品的普及與更新,電視觀眾減少已是全球性大趨勢,電視台的廣告收入也只會每況愈下,在這種情況下,電視台數目不減反增,勢必引發惡性競爭,節目雖多,質素卻沒有保證,對市民未必是一件好事。

看看台灣與內地的情況就知道了。近年兩岸電視台不斷增加,台灣以前僅有三間免費電視台,後來增加了兩家無線頻道,加上有線電視、衞星電視等頻道,林林總總逾百個,但實際上收視率較高的也僅有十多個頻道,其餘的全部慘淡經營,為了生存,只好各出奇謀,渲染色情、暴力者有之,鼓吹怪力亂神者有之,簡直是光怪陸離。內地也好不到哪裏去,不少電視台將頻道出租,允許商家隨意誇大商品的功能,誤導消費者,引來惡評如潮,雖然當局時不時下發禁令,依然屢禁不止。

前車之鑑,引以為戒。正如台灣文化學者指出,香港傳媒市場不大,廣告市場又有限,加上市民不願付費看電視,不排除有電視頻道經營者在成本考慮下,出現節目廣告化、不斷重播等情況,甚至為搶收視,製作內容暴力、煽情、八卦充斥的節目,隨時引發更多的社會問題。

事實上,本港收費電視市場的服務差強人意,相關投訴居高不下,也難免影響市民信心。譬如,有人擔心電視台可能打着「一魚兩吃」的如意算盤,以收費電視內容免費播放充數。更大的問題是,當局管治能力一向低劣,監管現有的電視台尚且力有不逮,一旦頻道增加,勢必出現更多的監管漏洞。

再說,法律上對傳媒監管存在灰色地帶,也有待釐清。為防止市場壟斷,本港對經營傳媒有兩個限制,一是不准跨媒體經營;二是任何從屬某法團的附屬公司,均不得獲批本地免費電視節目服務牌照。目前申請營辦免費電視的三間公司均提出豁免要求,當局將如何處理呢?

開放電視市場的理念無疑是好的,但並非包醫百病的靈丹妙藥,最重要實事求是,具體問題具體對待。對消費者而言,希望看到更多的節目,更希望看到優質的節目,如果魚與熊掌不可兼得,與其多而爛,寧可少而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