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閉症增 六歲前治療黃金期

【本報訊】幼兒情緒不穩、易發脾氣,可能與自閉症有關。有心理學家指出,自閉症患者有上升趨勢,患童會出現社交困難、語言障礙及行為問題,當他們感不安卻不懂表達時,最常訴諸於哭泣。專家指,患者四歲開始發展停滯,故零至六歲是治療及訓練自閉症兒童的黃金時期,有助他們融入主流教育,呼籲家長提高警覺。

協康會昨聯同理工大學及香港嬰幼兒發展研究基金會,舉辦有關自閉症早期診斷的研討會,吸引二百多名家長及業界人士參加。執業臨床心理學家施敏珊引述港大前年研究指出,每萬名十五歲以下港童便有十六名自閉症患者,美國最新一月數據更指,每千名八歲以下小童有六名患者。她稱,患者可能出現的表徵,包括「一抱就全身僵硬」、一歲不懂牙牙學語、身體重複擺動等。

四大謬誤延遲診斷

她稱,零至六歲是黃金介入期,藉治療及訓練拉近患者與常人的發展距離,惟家長有四大謬誤延誤孩子診斷,包括誤以為男孩較遲才懂說話、日後自然可追回發展速度、忽略孩子整體發展及以為「唔提就無事」,故呼籲家長帶孩子進行識別評估以作進一步跟進,且至少每年至年半再接受評估。

協康會臨床心理學家梁秀華則提醒家長,在孩子發脾氣時,應保持冷靜,留意自己的臉部表情及注意說話聲調有否變得急而尖,要給孩子時間冷靜,不能說「數三聲就好停喇」等說話。

不過,港大瑪麗醫院兒童及青少年科學系副顧問醫生陳凱珊稱,該病暫無單一成因,或與遺傳因子、腦部變化或環境因素有關。

部分自閉症患者表徵

社交 不正常的眼神接觸、被呼喚名字卻沒反應、愛獨處不理人、模仿力低、不享受擁抱、有限度的身體語言、不懂開展社交遊戲。

溝通 語言能力在發展中倒退、鸚鵡式說話、十二月大仍未發出咿咿呀呀聲、十六個月大未能說單字、廿四月大未能說出兩字用語、自創自己才明白的用語。

行為 缺乏專注力、對角色扮演不感興趣、對日常生活程序非常固執、重複身體擺動、對感官刺激反應過大或小、對聲音反應不一致、對味覺刺激反應過大、對痛或冷熱感覺麻木。

資料來源:臨床心理學家施敏珊博士

為應屆會考生打打氣,請瀏覽on.cc《放榜無限分2010》專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