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環境衞生署為解決骨灰龕位短缺問題,大力推廣「海葬」服務,在今年初更推出免費渡船,接載死者家屬到指定海域範圍撒放骨灰。但本報追查發現,海葬船竟未有依足規定,到指定範圍才撒放骨灰,更甚者撒骨灰位置靠近魚排、鄰近石澳沙灘。學者指出,在風向及潮夕配合下,骨灰大有機會漂向魚排及沙灘,市民隨時吃下骨灰魚及有骨灰伴泳。漁民及議員批評食環署監管不力,建議海葬船要安裝全球定位系統,以監察其撒灰位置。
食環署指定進行海葬的海域,包括東龍洲以東、塔門以東及西博寮海峽以南,自○七年七月批准海葬以來,由該年的一百六十宗增加至去年二百七十九宗,該署在今年初更安排免費渡船服務,負責接載市民到東龍洲以東海面進行海葬。
不過,本報卻發現該署安排的海葬船帶頭違規,未到指定位置便進行海葬撒骨灰儀式。早前一個周六的早上,約八時許,數十名身穿素色衣服的人士,已在食環署指定的西灣河公眾碼頭集合,期間有該署職員負責點名及招待,船隻九時出發,並沿途廣播,內容大致是船程需約三十五分鐘。
記者乘船追訪當日的整個海葬過程,約四十分鐘後,船隻抵達東龍洲西南面鹿頸灣的沙灘對出海面,並於約十時開始儀式,每次有五至六名人士參與,只見眾人站在船尾位置,唸經後便先向海面撒放鮮花,然後再將先人骨灰經船尾特設的管道,徐徐撒至海面,每次儀式為時約十五分鐘,之後便到另一批家屬進行儀式。
現場所見,海葬船隻距離東龍洲西北面一帶的養殖魚排頗近,而撒放骨灰位置前方便是水清沙幼的石澳海灘、石澳後灘及大浪灣一帶,根據海圖,海葬船進行儀式的位置與東龍洲東面的指定海葬點有一大段距離。
食環署發言人表示,每次均有該署職員隨船出海,監察整個海葬過程,還堅稱船會駛至東龍洲以東海域才進行撒灰儀式,除非遇上大浪日子,在考慮乘客安全的大前提下,才駛至風浪較細的指定海域範圍旁進行儀式。年初至今,該署共提供十四次有關服務,共有一百一十五宗申請者使用。
從事近岸捕蟹業的香港漁民近岸作業協會主席黎帶喜質疑食環署說法,批評該署安排的海葬是帶頭違規,擔心其他人「有樣學樣」,嚴重影響漁民作業及魚排運作。他強調:「唔守法之外,最過分更試過喺魚排附近做儀式,萬一啲魚食咗骨灰,對自己或者對其他人都唔好。」他估計海葬船違規是想節省來回共一小時的燃油費用,他警告,若署方仍不正視問題,將發動漁民抗議。
漁農界立法會議員黃容根及東區區議會副主席鍾樹根均批評食環署監管不力,他們早前向該署高層反映,惟情況未有改善。他們不反對海葬儀式,但亦要尊重漁民的忌諱,船隻應駛往指定,甚至更遠的海域,不應以參與者「暈船浪」、大風或大浪等理由而違規,黃建議船隻可裝上全球定位系統,讓署方能夠監察海葬船的正確位置。
圖:崔祖佑 文:黃家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