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改方案如不作出新的修訂,要在立法會取得三分之二的多數票,幾乎是不可能的事。建制派的傾向性非常明確,除了自由黨還在擺擺姿態外,估計悉數歸隊支持方案,應該沒有問題。問題是泛民主派的取態,現時沒有一票投予政改方案。
民意的主流不希望政改再一次「拉倒」,對泛民主派有一定的約束力,建制派的宣傳攻勢強調○五政改的教訓應該對泛民有啟示作用,不可一錯再錯,矛頭顯然指向泛民。
值得注意的是,民意並非一面倒。民意同時反映市民覺得政改方案確實保守,只是向前走出極細的一步,所以政府也承受巨大的政治壓力,在最後談判的階段要作出更多讓步,比如列出委任區議員淡出歷史舞台的時間表,這是最起碼的一項內容。
政府在宣傳口徑上常說已盡了最大努力,與各界溝通,可惜限於憲制權力,只能處理二○一二的政改安排,有關一六、一七及二○的立法會及行政長官選舉辦法,只能留待下一屆特區政府處理。
其實,政府可做的事空間頗闊,只是曾蔭權政府未盡全力。去年八月下旬為施政報告聽取學者建議時,曾蔭權一再重申政改方案只能觸及二○一二的兩個選舉辦法,即時被學者批評取態有欠積極,誠意不足。
學者建議政府設立跨越二○一二的政改討論平台,邀請各界代表及學者專家共商港事,即使今屆政府難以完成的立法工作,只要是能讓各界公開議論的政改事宜,即可以平台為交流中心,暢所欲言,這是特區的言論自由空間,相信中央亦樂見其成。
市民期望泛民主派、建制派、特區政府及中央都能放下成見與身段,真正為大家做實事,努力尋求共識及釋出更多的善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