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壞環境假環保 理財無方真敗家

港府高官經常將「審慎理財」、「生態保育」吹得震天價響,但說是一回事,做則是另一回事。環保組織踢爆,耗資逾四十億元、正在進行中的吐露港公路拓寬工程理據不足,既浪費公帑,又破壞環境。為求工程獲得撥款通過,港府甚至涉嫌迫使顧問公司「篤數」,誇大工程使用量,公然欺騙公眾。

吐露港公路現時來回各有三條車道,每日可提供九萬四千架次的車流量。環保組織引用運輸署資料,指今次工程範圍內兩個路段的車流量,在二○○八年分別為七萬五千及八萬二千架次,比五年前減少兩成,可見現時車流量不僅未達到飽和狀態,且呈下跌趨勢。環保組織認為,當局全線拓寬公路純屬多餘,只要擴闊兩個交匯處便足以應付需要,工程開支將大為減少。

樹木專家更指出,有關工程毀林逾萬棵,面積足有十八個足球場那麼大,以每棵成年大樹每年吸收十五噸二氧化碳計,因為這個工程的緣故,每年將減少吸收十五萬噸的二氧化碳排放。人們不禁要問,如此一個浪費公帑又增加溫室效應的大白象工程,港府為何要建造,又為何能獲得撥款通過呢?

問題的關鍵在於,港府振興經濟無方,創造就業乏術,來來去去惟有推動基建一途。而運輸署及路政署等部門為了迎合長官意志,爭取工程盡快上馬,便要求顧問公司合夥「造假」,使用「篤數」的方法誇大有關工程的使用量。對顧問公司來說,雖然有關做法明顯有違專業道德,但為了不得罪港府,更為了爭取合約,只好乖乖就範。港府為打造政績,納稅人卻要付出慘重代價,而香港環境則遭到無法彌補的破壞。

說起港府浪費公帑,簡直是「罄竹難書」。產業署轄下三個物業因未改變用途,丟空長達三十年,兩年前審計報告曾就此作出批評,然而產業署批評接受,態度照舊。本港寸土寸金,有關物業位處地鐵口黃金地段,卻一直丟空養蚊,租金損失巨大,如此暴殄天物,怎不令人心痛!「東方報業民意調查」顯示,五成二受訪者不滿官僚惰性,造成物業丟空公帑浪費;兩成一批評港府敗家;一成六指摘港府不懂得開源增加收入。

還有,當局早前斥資七千多萬元向法國訂購十七架消防滅火車,可惜首批新車抵港後卻發現機件失靈,無法使用。五成七受訪者批評當局採購程序欠缺深思熟慮;兩成二不滿浪費納稅人金錢;一成三指得物無所用,等於倒錢落海。更令人難以接受的是,當局發現新車故障後,不是立即退貨減少損失,反而允許製造方在香港維修,以致新車到埠七個月後都不能使用。一方面,本港消防設施嚴重陳舊,亟待更新;另一方面,港府購買的新設備卻銀樣鑞槍頭,救人不成反而害人。本港一再發生消防員殉職悲劇,表面上是烈火無情,實際上是死於官僚之手。

喧囂一時的「飛龍」標誌事件更具典型性。多年前,港府動用二千多萬元設計及宣傳飛龍標誌,作為香港新形象,然而,儘管劣評如潮,而且事實證明飛龍標誌缺乏認受性,但港府一意孤行,早前再花六百多萬元為飛龍換新裝,更被輿論批評得一無是處。事實上,龍是中華民族的圖騰,怎可能單獨作為香港的象徵呢?再說,香港已有紫荊花作標誌,香港區旗及錢幣上都有紫荊花標誌,再設飛龍,根本是畫蛇添足。

正如立法會議員指出,港府與其將公帑花在不必要的項目上,不如將錢用於扶貧更實在。然而,港府製造政績工程大手大腳,一副二世祖模樣,但要求其扶貧濟困時,卻馬上變得縮手縮腳,屢屢以「審慎理財」為藉口,拔一毛利天下而不為。如此反智、白癡的政府,怎能不激起民怨沸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