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雨欲來風滿樓。中大與港大的最新民調顯示,本港貧富懸殊加劇,官民對立尖銳,激進主義抬頭,深層次矛盾全面激化。民調更首次確認香港不是和諧社會,預示騷亂隨時爆發,這等於為港府敲響喪鐘。然而,面對這種民不聊生、怨聲載道的局面,港府仍抱着鴕鳥心態,一方面繼續掩蓋矛盾、粉飾太平,指暴亂之說「言過其實」;另一方面,港府繼續採取「賴」字訣,將施政失誤帶來的種種亂象歸咎於全社會,甚至推到傳媒身上。
事實勝於雄辯,本港是否出現階級對立和社會分化,數字最能說明問題。回歸前,本港窮人不足一百萬人,現在已激增至一百二十三萬人;回歸前,領取綜援個案為十八萬宗,佔全港家庭總數不足一成,如今領取綜援個案逾二十八萬宗,激增逾五成。官方統計顯示,現時港人時薪中位數是五十八元,但其中近三萬人時薪低於二十元。聯合國最近發表的文件亦顯示,香港堅尼指數高達四十三點四,貧富懸殊的程度冠絕全球發達經濟體系。
貧者愈貧,富者愈富,中產階級不斷流失,造成本港社會結構發生深刻變化,由過去兩頭小中間大的橄欖形,變成現在兩頭大中間縮的啞鈴形。窮人愈來愈多,港府高官只會問「何不食肉糜」,完全不知民間疾苦為何物,直到民怨沸騰,市民不斷走上街頭,才不甘不願地「派糖」。然而,由於港府對扶貧毫無承擔,所謂派糖,都是一次性的措施,既不能治標,更不能治本。一個香港,兩種世界,當窮人三餐不繼而權貴日進斗金,當香港樓價升至全球第一而不少基層市民只能住籠屋、板間房,哪有和諧可言呢?這不是和諧社會,而是畸形社會。
其實港府並不缺錢,更不缺少扶貧的手段,問題在於港府嫌貧愛富,資源錯配,該花的錢不花,不該花的錢卻亂花。人們可以看到,港府對窮人做守財奴,對自己人卻闊綽得令人難以置信,打造政績工程更是花錢如流水。以西九文化區為例,當局為了打造這個高大空的政績工程,一出手就是二百多億元,現在,西九文化區尚在雲深不知處,其管理層編制卻在不斷膨脹,早前更以年薪數百萬元聘請一名外國人出任行政總裁。人們不禁要問,偌大的香港,臥虎藏龍,難道就找不到一個行政總裁的合適人選?難道只有外來和尚才會唸經?更可笑的是,洋和尚還未進廟,港府又要招聘一個年薪二百萬元的辦公室主任來服侍他。寧予洋人,不予家奴,怎能不引起市民的反感?
漠視民困也就罷了,港府經常以「大市場、小政府」為藉口,坐視或慫恿公用事業輪流加價,甚至帶頭加價,目前消費物價指數已創下十三個月新高,大多數市民收入增長遠遠追不上通脹,生活百上加斤。本報報道,一名住屯門的年輕人死慳死抵,好不容易積存了二十多萬元,準備買樓付首期,然而過去兩年間樓價急漲,屯門最小的單位已由一百萬元升至一百四十萬元,只能望樓興嘆。沒有安居,何有樂業?沒有樂業,何有和諧?沒有和諧,何有穩定?
近年來,港府不斷鼓吹「獅子山下的精神」。沒錯,六、七十年代人們雖然貧窮,但那時社會上充滿機會,只要肯拚搏,總有出頭天。現在卻不同了,社會流動性愈來愈低,上升通道已被堵塞,無論基層市民如何拚搏,都難有出頭之日。當希望變成失望,而失望變成絕望,便為激進主義提供肥沃的土壤,「坐困愁城」的結果,就是作困獸鬥,沒有甚麼不可能發生。
二千多年前孔子已告訴我們,「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貧而患不安」。「不均」和「不安」向來是社會動亂的根源,古往今來概莫能外,如果港府不肯正視問題,終有一天自食苦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