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報道】豬流感及抗藥性金黃葡萄球菌肆虐,不少家庭都常備酒精洗手液。不過加拿大渥太華大學去年十二月的研究發現,一些標榜能殺滅百分之九十九點九細菌的酒精洗手液,最多只可對付六成細菌,最少只能殺滅四成六細菌,亦未必能殺滅豬流感病毒及抗藥性金黃葡萄球菌,對經常導致腸胃炎的諾沃克病毒更是束手無策。專家呼籲市民不要過分依賴酒精洗手液,因為以暖水及梘液洗手才是最徹底的清潔方法。
英國藥品和健康產品管理局指出,一般的酒精洗手液只能對付普通病菌,如導致傷風的病菌。不少人誤以為酒精洗手液能取代洗手,但倫敦大學瑪莉皇后學院的微生物學家指出,酒精洗手液接觸蛋白質後,會令殺菌作用大打折扣。食物、泥土、血液及糞便均含有蛋白質,故進食後或處理血液或糞便後,應先用水洗手,才用酒精洗手液。
此外,酒精洗手液效用短問題亦備受醫學界爭議,有專家認為酒精在揮發後便失去效用,沒有殘餘的保護力,而一些主要成分為水的非酒精洗手液,反而能提供較長保護,塗抹雙手後的廿四小時內都有抗菌功效。專家亦提醒,並非含酒精成分愈多的洗手液最能殺菌,必須有水分才能殺菌,因為酒精負責破壞細菌細胞膜,讓水分殺死細菌,故洗手液最多只可含八成酒精,但不可少於六成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