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詞有理:少年識盡愁滋味

古人說,怨之所聚,亂之本也。一項調查顯示,不滿港府施政表現的「八十後」青年人比率升至五成八,升幅明顯高於其他年齡組群,其中一成七人感到「非常不滿」;更可怕的是,逾七成八十後受訪青年認為港府的政策不公義,近半人深信抗爭可以影響港府施政。怨氣的累積,是動亂的根源,當八十後怨氣與日俱增,當愈來愈多青少年走上抗爭之路,社會距離動亂也就為期不遠矣。

有人說,八十後之所以怨氣沖天,是因為普選之路被阻塞,這顯然是扭曲民意,混淆視聽。悠悠萬事,民生為大,大部分香港青少年對政治根本沒有興趣,他們最關心的是失業及貧富懸殊等問題,而不是甚麼普選不普選。

社會不公,分配不均,向上無望,前路茫茫,八十後對現狀諸多不滿,如果只是發發牢騷倒也無傷大雅,怕只怕愈來愈多年輕人認為激烈的抗爭有用,紛紛走上街頭,今天包圍立法會,明天堵塞禮賓府,那才令政府頭痕呢。這是危言聳聽嗎?大家只要看看較早前的高鐵風波,便可以得到答案了。

都說青少年是社會的棟樑,是未來的希望,這當然沒錯,問題是水能載舟,亦能覆舟,青少年的熱情可以成為社會發展的推動力,青少年的怨氣亦可以成為社會不穩的破壞力,執政者沒有辦法予以疏導,反而不斷添煩添怨,香港不亂才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