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眼旁觀:二十一世紀香港精神

「香港精神」又成為討論議題。今次,是因為有團體提出「後生仔版」的「香港精神大使」選舉,邀請公眾提名具備「香港精神」的年輕人,好讓他們的故事和經歷感動新一代。

我們如何理解香港精神?團體請中大就「市民對『香港精神』態度」作意見調查,被訪者認為,「逆境自強」、「拚搏進取」、「靈活適應」、「勇於創新」、「積極樂觀」、「刻苦奮鬥」、「關懷互助」等七項是「香港精神」的特質,並覺得這在年輕一代身上已減少了。

這樣的形容耳熟能詳,大家會說,這就是「獅子山下精神」嘛。日前看電影《歲月神偷》,發現在座的大部分是五十後、六十後,大家看得感動拭淚,因為電影中的窮苦人家守望相助,颱風吹毀了家園店舖,靠自己重新搭建,反映的就是自己的童年生活。

然而,社會的精神和核心價值必然會隨着時代進步而有所改變。六十年代,社會普遍相信「只要努力總有出頭天」,我們今天認識的不少成功人士和富豪都是出身卑微,捱過窮。然而,「努力就可往上爬」的信念今天已很薄弱,香港社會已過了「發展中」的階段,在成熟、知識型的經濟體系,清潔工每天工作十二小時,月薪只有五千元,他們摸不着社會階梯,他們的孩子也欠缺機會。

二十一世紀的「香港精神」總不能複製《歲月神偷》的情懷吧?另一調查顯示,「為公義發聲」是對社會有冀盼的八十後認同的精神,值得大家繼續深化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