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要有所作為,一定要看透世情;要當領袖人物,更要居高臨下了解眾生。毛澤東一九一七年致其恩師黎錦熙信指出:「人何以愚者多而智者少哉?老朽者聰明已蔽,語之以真理而不能聽,促之而不能動,是亦固然不足怪。惟少年亦多不顧道理之人,只欲冥行……」這些見解,可說奠定了毛一生思想基礎。今之香港還是「愚者多而智者少」,老朽如煲呔曾「聰明已蔽」,醉心遊行示威的青少年亦「多不顧道理之人」,不吃大虧不會回頭。
如何對付老朽者?如何利用青少年?毛澤東早就精通。「毛主席指向哪裏,我們就奔向哪裏!」曾經是響遍全中國的口號。今之香港,就缺少能一呼百應的領袖人物。黎智英傳媒再三鼓吹「藏獨」,教唆陳巧文一類「雖千萬人吾往矣」,結果響應者也只有十多人。多年前的五十萬人反政府大遊行,只是烏合之眾,造就不了領袖奇才。
毛澤東那年二十四歲,信上表示憂慮三件事:「一曰人,有師有友,方不孤陋寡聞;二曰地,須交通而避煩囂;三曰財,家薄必不能任,既不教書,闕少一分收入,又須費用,增加一分支出,三者惟此為難。」今之青少年又何嘗不是如此?個人要立定腳跟,政府要解決民生、教育,都離不開這三件事。
青少年若決心混在政治群體,就要千方百計利用別人而不要被別人利用,才能出人頭地。「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多是愚者,反而一心一意為自己打算的最有出息,何況現在不提倡共產革命,更應獨立自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