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是個令人訝異的社會,不是嗎,我們標榜是國際化「世界城市」,可是,在某些傳統習俗上,我們的心態只像一條鄉村,與迷信的村民沒甚麼分別。例如,大家為了許願可以不顧一棵樹的死活,猛力擲寶牒而令老樹受到嚴重的內外傷。要老樹受「酷刑」成全自己的願望,似乎不是文明人所為。
現真的許願樹被蹂躪致殘,不能再為大家服務,村民就製造了一棵塑膠許願樹(據說花了三十多萬元,因此很逼真),因為仍有許多人希望在年初一繼續擲寶牒「許個願」。既然樹是假的,就不用真的橙吧,於是今年大家拋得非常興奮的是塑膠的大桔。原來「傳統」可以這樣延續的,那麼,大家拿着膠的桔拋上膠的許願樹,願望成真的機會有多大呢?
這邊廂,傳統被異化和扭曲,成為不倫不類的旅遊項目;鄉村的土地也被改造成貨櫃場,香港有多少人見識過真正的鄉村?不多了,今年之後,連菜園村都會消失了。
年初一,菜園村沒有遊人,沒有譁眾取寵、賺快錢的景點,有的只是無限不捨,因為這是菜園村的「最後年初一」。菜園村仍有菜田,遇上親友來拜年,老人家會走到屋後拔菜苗給大家做飯。連村民二十多歲的孫兒都明白,「鄰里情誼」才是鄉村的核心價值。日後上樓住在屋苑,左鄰右里叫甚麼名字都不知道,人際關係疏離。是的,住在同一幢大廈,早上見面,不打招呼的比叫早晨的多。
同是年初一,我是多麼的願意少見膠樹,多見真正的菜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