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2/2010

播放本新聞相關短片

法庭:22支通渠水除淤爆管傷人

旺角樓上咖啡店男東主,去年因廚房去水膠喉管淤塞,一口氣動用了廿二支通渠水通喉管,惟膠喉管難抵過量腐液侵蝕出現破損,造成「鏹水雨」灑落地面,灼傷三名在樓下談天的男子,更一度被誤以為是掟鏹水彈狂徒再現,引起一場虛驚。被捕男東主昨在觀塘法院承認一項容許物品自高處墮下罪,裁判官直言「誇張咗啲喎二十二支!」惟相信他只是無心之失,決定判罰款三千元了事。

三十二歲被告黃冠熙報稱商人,他昨承認於去年十月二十日,在旺角砵蘭街二一五號德昌商業大廈五樓的Dream Cafe內,容許通渠水自上述建築物墮下,以致對公眾地方或附近人士造成損傷。

慳錢慳時間 三途人中招

裁判官昨聽畢案情後不禁露出驚訝表情,忍不住對沒有律師代表的被告說:「喂!誇張咗啲喎二十二支!」又建議他應找專業通渠匠協助,以免造成危險。不過裁判官亦相信被告是次犯案只是無心之失,認為他是為了「慳錢慳時間」才自行通渠,加上他初犯及無案底,決定輕判罰款三千元。

控方案情指,事發前被告因所經營的樓上咖啡店廚房去水膠喉管淤塞,吩咐員工買來二十二支五百毫升的飛魚牌通渠水,打算自行通渠;事發日約凌晨零時十五分,戴上膠手套的被告一口氣將二十二支通渠水全倒進膠喉管,惟膠喉管不勝過量腐液侵蝕而破爛,終造成「鏹水雨」灑落地面,導致三名男子受傷,警方接報到場經一番追查下拘捕被告。

香港科普協會創會主席曹宏威指出,一般通渠水成分是俗稱「哥士的」之氫氧化鈉,已被稀釋,沒有氣味,屬鹼性但具腐蝕性,遇水後會產生高熱,能溶解積聚渠內凝固油漬或其他淤積物。他指每次應用三至五湯匙的通渠水通渠,最多用四分一瓶,形容「用廿幾樽簡直係『戇居』」,過量使用更會造成危險。

曹宏威又解釋,水渠淤塞有多個可能性,應按需要選用偏酸或偏鹼的通渠液,如廚房水渠淤塞,多數是因食物殘渣與油漬造成,應用三至五湯匙偏鹼性通渠水,以產生的熱力溶解淤積物;如因毛髮淤塞,則用酸性通渠液會有較佳效果。

不過,過量使用通渠水,會令水渠變形甚至破損,通渠水有機會溢出濺傷他人。

案件編號:KTCC 700/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