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1/2010

播放本新聞相關短片

菩提明鏡:北京應嚴詞斥責岡田

中國對外交談判問題一直採取守口如瓶的策略,往往是外電先透露消息。北京當下說要爭取國際話語權,但事實是「有話不說」,或者「有話不會說」,剛剛發生的中日有關東海油氣田的爭論就是一例。看來,三十年的韜光養晦,使北京外交部相當程度弱化,現在形勢變了,中國外交官想「躲」也躲不開。

中國外交部長楊潔篪和日本外相岡田克也會談。日本共同社報道,岡田希望楊潔篪指示中國相關部門盡早啟動有關共同開發的條約談判,他表示若中國決定在「白樺」(中國名:「春曉」)油氣田開展生產,日本政府將判斷其違反兩國共同開發協議,並會採取「必要措施」。共同社的報道,指岡田對中國單獨開發「白樺」表示了強烈不滿,還指對岡田發言,楊潔篪反駁稱「無法接受」。

共同社筆下,岡田強硬維護日本在東海的權益,而楊潔篪則是被動應對。其實春曉油氣田在日方認為的東海中間線中國一側,別說中國堅持東海以大陸架劃分海洋權益的立場,不同意日方的中間線,就算按中間線計,中國開發春曉也不影響日方的利益。不過,北京為了推動東海共同開發,在雙方的有關協議,同意日方的財團法人就像在中國本土投資一樣,可投資參股春曉油氣田。故岡田的「強烈不滿」是無的放矢,所謂的「必要措施」更唬不到中國人。

由此而看,楊潔篪稱「無法接受」是不夠的。因為是日本共同社的報道,而中國官方媒體也不「話語」,也不知道楊外長當時是否的確只此而已,而沒有嚴詞斥責岡田的無理論調。三禪相信,中國手上的牌愈來愈多,東海問題不能再讓步,已開發的春曉更不能隨便讓他人染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