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考評及評核局統計發現,○七年會考英文科考獲二級合格成績的考生,兩年後應考高考英文科竟高達七成六「肥佬」,未能入讀大學,教育界認為會考中、英文科改以水平參照模式評分後,合格門檻明顯降低,實有檢討必要。另外,公開考試更首度掀起「索卷自查」潮,考評局共收到三百六十一名○九年中學會考及高級程度會考考生,根據「個人資料(私隱)條例」索取已評閱的答卷,教育界人士則批評索卷潮反映外界正挑戰考評局的公信力。
考評局於○七年會考中國及英國語文首次改用水平參照評分,二級或以上為合格並可參加高考。昨出版的○九年會考及高考考試報告,比較○七年會考生兩年後高考的表現,發現○七年會考英文科考獲二級者共有五千七百九十二人,同一批考生○九年應考高考英文科後,有多達四千四百多人、即七成六「肥佬」,更無人獲取A、B、C級優良成績。
一級生高考奪A
此外,英文科考獲三級的會考生,只有一人在高考奪A,三人奪B,「肥佬」的則有一千六百廿八人;即使會考英文科考獲高達四級水平的,亦只有四人奪A,但同時亦有一人考獲U(不獲評級)。
中文科方面,○七年會考中文科考獲二級的考生,亦與兩年後高考的A無緣,逾半在高考中國語文及文化科取得E級僅合格的成績,相反,一名會考中文科只得一級的考生,於高考中化科奇迹奪A。
另一方面,考評局去年被申訴專員公署指需向考生提供答卷後,該局才說早有考生索卷機制。截至去年底共有二百二十一名會考生及一百四十名高考生索取已評閱的答卷,但暫未有提供索卷科次的資料。
課程合併門檻低
教育評議會副主席何漢權指出,現時社會開放程度愈高,爭取查卷權利風氣愈高漲,而部分科目如中文科設有多份試卷,不少考生獲派成績單後,發現與校內表現落差很大而索卷,形同考評局的公信力容易被挑戰。他亦促請檢討會考二級水平應否等同合格成績。
教育界立法會議員張文光認為,英文科課程甲、乙合併後,合格門檻降低,造成會考合格邊緣的學生在高考「肥佬」。雖然該批學生無法升讀大學,但可讓他們有機會升讀中六仍屬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