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01/2010

播放本新聞相關短片

大花筒不廢不興 平機會不破不立

本港失業率居高不下,約二十萬人找不到工作,然而退休高官卻十分搶手,很多人後腳剛離開政府,前腳已進入公營機構,繼續發揮「餘熱」。因此,港府宣布由前高官林煥光出任平機會主席,任期三年,就不會令人奇怪了。

平機會前主席鄧爾邦任內醜聞不絕,本月初他約滿離任,其繼任人選受到高度關注。當局去年九月開始公開招聘新任平機會主席,遴選委員會聲稱,申請及獲推薦的人選有九十多人,委員會曾接見其中十人,最終認定林煥光是最適合的人選。政制及內地事務局表示,林煥光「擁有豐富的公共行政經驗,具有優秀的領導、管理及溝通技巧,以及清晰的視野,有信心他上任後能積極推廣平等機會及消除歧視」。

林煥光上任後表現如何,這是後話,可以肯定的是,平機會主席由前高官出任,再次證明本港的高官在退休後確實有「平等機會」,可以在眾多的公營機構中繼續發揮夕陽紅。當然,一般人是得不到這個機會的,否則就不能解釋為甚麼當局挑來選去,最終還是由前高官出任公營機構的負責人。這是因為香港缺少人才?還是因為民間有能力的人潔身自愛,不願登上港府這艘「沉船」?頗值得人們深思。

事實上,本港公營機構淪為退休高官俱樂部早已為人詬病,這種趨勢近年更有變本加厲之勢。退休高官已有一份長俸,出任公營機構管理層再拿一份薪水,等於領雙薪,真是羨煞旁人。眾所周知,公營機構大多是肥缺,以平機會主席為例,優哉游哉,月薪也有二十萬元,另外還有數額不俗的約滿酬金,難怪自當局公開招聘此職位以來,有意競爭者眾。

一個又一個退休高官到公營機構任職,很難不引起黑箱作業、任人唯親的質疑,而高官退而不休,幾乎壟斷了高薪厚祿的公職,必然阻礙社會正常流動,窒礙其他人的發展機會。在自然界,近親繁殖釀成畸胎的機率很高,會導致物種的退化,而官場近親繁殖,也必然導致執政能力的退化,近年港府施政失誤頻頻,公營機構醜聞多多,就是明證。

就平機會而言,雖然前主席鄧爾邦已經捲鋪蓋走人,但他留下的爛攤子卻不易收拾。平機會成立十多年來,好事未做過一件,醜聞卻不絕於耳,歷任主席概莫例外,在鄧爾邦任內更達到登峰造極的地步。去年的審計報告歷數鄧爾邦多宗罪,包括揮霍浪費、管理混亂,甚至私自動用公帑為自己購買高達七百萬元的人壽保險,其貪婪令人咋舌。為此,審計報告認定鄧爾邦「不稱職」,立法會更罕見地表達「極度遺憾」。但更加遺憾的是,港府對劣迹斑斑的鄧爾邦姑息養奸,沒有予以任何處分,反而允許他做到約滿,袋走數以百萬元計的約滿酬金,真是咄咄怪事。

毫無疑問,鄧爾邦之流敢於一而再、再而三地揮霍無度,胡作非為,公營機構之所以醜聞不絕,完全是港府長期縱容的結果。而儘管平機會烏煙瘴氣,鄧爾邦引起極大民憤,卻可以全身而退,更凸顯港府的無能。

無論如何,醜聞纏身的鄧爾邦終於消失,這到底是一件好事。對於繼任的林煥光而言,則是千頭萬緒,目前已有不少聲音質疑林煥光沒有人權工作的經驗,又由於他出身港府,擔心其日後工作能否保持角色獨立。這些質疑並非無的放矢,當務之急,當局必須趁平機會改朝換代,進行大刀闊斧的改革,清查鄧爾邦的舊帳,追究其責任,才能贏得市民的信任。否則,不管誰做主席,平機會都只能是一個添煩添亂的政治花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