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地食品問題層出不窮,不少人都會選擇「滾熱辣」的食品,以為高溫就可以殺菌,但原來「即煮即食」亦危機重重。深圳一名小販透露,由於行內競爭激烈,為增加粟米吸引力,近年街邊粟米都普遍加添甜蜜素、粟米精和色素,令粟米更香甜可口、顏色亮麗,她更稱這些添加劑價格甚為便宜,各買一斤已夠用半年。
不過有在深圳售賣小吃的小販否認會在粟米上加甜蜜素或色素等添加劑,「我們買回來就是這樣子,我們向來都做街坊生意,不會胡亂加添加劑,賣不完就自己拿回家吃。」
加甜蜜素增患癌機會
根據內地指引,甜蜜素、粟米精和色素都屬於食品添加劑,用量都有強制性指引,內地專家擔心,小食任意加入食品添加劑,或含量超標,都可能加重食客肝臟負荷。
「早於六、七十年代有研究發現甜蜜素會令老鼠患膀胱癌,美國早已禁用。」城大生物及化學系副教授林漢華解釋,甜蜜素具代糖效果,甜度較白糖高出三十至五十倍,但人體吸收甜蜜素,腸內的細菌會將令其分解,並產生環己安,「環己安是公認會引致老鼠患癌及心血管病,所以懷疑在人類身上亦會有同樣的情況。」
而有研究指出,八成亞洲人體內的腸都有分解甜蜜素的細菌,故患癌機會較歐洲人高。林漢華稱,難以判斷內地攤販在粟米加添哪類色素,但他強調,若在食物中添加工業用色素,如蘇丹紅等,同樣會致癌。
揮發有害氣體可致命
烤番薯是另一款炙手可熱的冬季街頭小食。有本港賣番薯的小販透露,以往同行普遍以油桶燒炭作爐,並會產生異味,雖然番薯與炭爐中間有間隔,味道通常難以察覺,但始終不太衞生,故近年大多數同行已採用鐵箱作爐,成本要六千至七千元。不過,內地烤番薯質素卻備受質疑。
內地專家發現,小販用作煤爐的鐵桶,多數是盛載石油或化工原料的廢鐵桶,成本不過廿元,而桶內可能殘留無法清除的化學物質,一般情況下,烤爐內溫度長期達攝氏二百度以上,會使桶內有害氣體揮發,由正烤製的番薯吸收,人體進食這些有毒番薯,就會有不同的危害,若化工原料成分中含有苯,會危害呼吸道和神經系統;若鐵桶曾盛載砷或汞等劇毒化學物質,更可能致命。此外,番薯直接擺放爐面,周圍沒有任何防塵設施,衞生情況堪虞。
含「黑斑病菌」傷肝臟
番薯質素亦參差不齊,內地有黑心小販將感染「黑斑病菌」的番薯混入其中,番薯藏有褐色和黑褐色斑點,可排出番薯酮和番薯酮醇的毒素,令番薯變硬、變苦,毒素更不會因高溫消滅,進食後會對肝臟有影響。
林漢華亦指,若鐵桶曾用作盛載塑膠類工業原料或油類,經過高溫後會釋出致癌物質二噁英,若在鐵桶上燒烤,食物易受感染,市民吃後有嚴重傷害。
他舉例指,歐洲曾有運載過工業原料的貨車,用作盛載飼料,結果牛吃受感染的飼料後,所出產的芝士和奶類製品同樣受影響,牽連甚廣。
熱食放膠袋釋添加劑影響人體內分泌
街頭小吃一直是港人所愛,尤其在天寒地凍的時候,一串剛蒸熟的燒賣、一件燙口的菜肉包,最暖胃醒神。很多市民習慣將這些熱騰騰的小吃放進膠袋裏,方便之餘又可保溫。不過,若膠袋質素差劣,高溫食物隨時令膠袋釋放出化學添加劑,市民連帶吃落肚對身體內分泌有影響。
黏在食物 吃埋落肚
城大生物及化學系副教授林漢華指出,以膠袋盛載加熱食物,雖未至於令膠袋熔掉,但高溫也會令其結構改變,「就算是熱水都可以令膠袋產生很大變化。」他解釋,由於部分膠袋由低密度聚乙稀製造,屬高分子聚合材料,生產商為加強膠袋的手感或軟韌度,或令其不易黏合,都會加添如增塑劑及潤滑油等添加劑。
由於這些添加劑較易「剝落」,遇上高溫便會釋放出來,有機會黏在食物上。林漢華坦言,這亦是最令人擔心的原因,因為增塑劑在人體內會干擾內分泌,而潤滑油雖能經排泄出來,但若屬劣質油,同樣會對人體有影響。
黑心小食混催淚彈製劑
黑心食品林林總總,無論街頭小食,還是日常食品,內地都曾揭發種種造假事件,近年更發生多宗問題食品引致的大型事故,令人對中國製食品信心響起警號。
無良烤店罌粟粉調味
過去亦曾揭發黑心街頭小食,去年十月,有重慶街頭擺賣串燒的商販為使串燒肉更惹味,竟大量採用辣椒精、亞硝酸鹽及燒烤香味等化學品來調味,其中辣椒精更含有製造催淚彈的辣椒精樹脂。一個月後黑龍江媒體亦揭發當地有無良燒烤店將罌粟磨成粉加入調味中,務求令顧客食上癮再光顧;此外,當地的燒烤店所賣的羊肉串亦多數不是羊肉做,而是將豬肉配上一種叫「羊肉精」的調味加工而成。
大型問題食品事故更多次發生。去年內地最大的奶製品企業三鹿集團被揭發奶粉中含有化工原料三聚氰胺,近三十萬名嬰幼兒患腎結石;二○○五年,福建、江西及安徽等地出口的鰻魚產品,被驗出含禁用的孔雀石綠,國家質檢總局首次下令全面回收;二○○四年,安徽阜陽劣質奶粉事件,致大批嬰兒變「大頭娃娃」,部分甚至因營養不良死亡。
圖/文:探射燈小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