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11/2009

播放本新聞相關短片

光亮度隨時間減弱

【本報綜合報道】被港府視為「環保救星」的慳電膽,近日再遭英國研究報告踢爆潛在嚴重光衰問題,慳電膽光度會隨使用時間減弱達三至四成。本港電子工程專家更指出,本港翳焗及潮濕天氣是慳電膽的死穴,燈膽溫度只要每超標十度,已足以「折壽」一半,市民頻換燈膽將令有毒電子廢料數量大增。

提早更換增棄置數量

英國《每日郵報》引述一份電子科學研究報告表示,現時一般壽命達八千小時的慳電膽,原來光度會隨使用時間自然減退,出現光衰問題。優質慳電膽一般光衰幅度約兩成,品質較次更高達四成,即原為100W光度的慳電膽,其「壽命」完結前將剩下60W,令市民要提早更換燈膽,增加棄置燈膽的數量。

城市大學電子工程學系講座教授許樹源指,當慳電膽的電子鎮流器內的電解電容乾涸後,慳電膽的直流電壓便會變得不穩定,出現閃動或變暗現象,而由於包裹着鎮流器的塑膠外殼較難散熱,高溫會加速電解電容乾涸,令燈膽更「短命」。

許樹源說,優質的慳電膽亮起後,塑膠燈罩內所積聚的熱能一般約一百零五度,燈膽壽命長達一萬小時。不過,研究顯示,若燈罩溫度超標十度,即一百一十五度,燈膽壽命便會縮減一半至五千小時;若再升溫十度,更會縮短至只有二千五百小時。他直言,室內空氣不流通已足以令燈罩溫度能達一百三十度,加速慳電膽「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