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11/2009

播放本新聞相關短片

笑看天下:有自己驕傲的歷史

一個人失敗,應反躬自省而非諉過於人。煲呔曾施政常遭批評,他不查找不足卻怒罵傳媒;他不知道:雞蛋沒縫,蒼蠅是不會叮的;再說,任何傑出的人,總有他一鱗半爪值得自己驕傲而他人認同的歷史,像胡適不僅是思想頂尖的新文化旗手,他更具個人的風骨,譬如這則小事:

一九二三年,北洋政府頒發一批勳位,胡適榜上有名。他在報上發表《胡適啟事》:「勳位內有胡適一項,我是根本反對勳位的,如果這個胡適真是我,還請政府收了回去罷。」這便是識見與原則的堅持。

煲呔曾嘗言自己是「孤獨的推銷員」,他聽過喬‧吉拉德這位「最偉大的推銷員」的故事嗎?這位美國貧家子,有嚴重口吃,當過小偷,開過賭場,三十五歲時破產,其後做了汽車經紀,以年銷一千四百二十五輛汽車的成績,打破了汽車銷售的「健力士世界紀錄」。吉拉德的成功全靠他的「二百五十原則」:

吉拉德認為在每位顧客的背後,都大約站着二百五十人,當中包括其同事、親朋、戚友。他這樣計算:如果一個推銷員在年初第一個星期裏見到五十個人,其中只要有兩個顧客對他的態度感到不愉快,到了年底,由於連鎖影響,就可能有五千個人不願意和這個推銷員打交道。

吉拉德的成功,在於他看到了每個人身後的二百五十人;煲呔曾的民望插水,在於他看不見傳媒背後數以百萬的讀者。一個四面樹敵的「政治家」,有可能八面威風的施政嗎?政治是一門藝術,政治家看不透政治的變局,就不會有自己驕傲的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