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不作產業化各有前因。英國經歷二戰,首都倫敦以至各主要城市頓變頹垣敗瓦,幾成廢墟。外敵張牙舞爪,國家危在旦夕,有賴國民守望相助,度過關鍵時刻,最終獲得勝利。得慶生存者,無不珍惜互助精神可貴。掃除瓦礫後,建設以群體互助為指導思想的社會,是民心所向,此乃「由搖籃至墓穴」全面照顧的福利社會由來。
自此,英國政府便以保障國民健康為己任,視接受適切治療為基本人權。英國國營醫療便在這理念下設立,國民接受國營醫療,由全科醫生以至專科服務、留醫治療皆毋須付出分文。病人未能支付來回醫院交通費,甚至可到醫院出納部門支取津貼,接受治療後還有錢落袋。國營醫療經費來自國會撥款,即是由納稅人支付。決定每年撥款多少,基本上是經過一個平衡各方利益的政治過程;選舉期近,執政黨每因反對黨施壓而增加撥款。
醫療在英國不作產業化,營運唯一目的是滿足國民健康需要,而毋須為投資者謀利,因此毋須透過鼓吹消耗來增加回報。醫生的角色亦單純得多,只需擔當收取固定薪酬為病人治病的專業人員,而毋須如醫療產業化國家的醫生,同時出任謀利醫療項目的推銷員。
英國人的健康狀況、壽命預期、初生兒夭折率等都優於美國,但醫療支出只是國家總產值的百分之九,遠低於美國的百分之十七,這都全拜沒有把醫療產業化所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