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和誠信是市場經濟兩大基石。內地市場經濟發展之所以未成熟,除了擺脫不了「大政府,小市場」格局外,法治和誠信也問題多多。
以誠信而言,官場假大空成風,商品生產領域假冒偽劣成災,社會上各式各樣弄虛作假醜聞層出不窮,契約精神不當回事,學術上剽竊抄襲,考試作弊,宣傳上報喜不報憂,統計上「官升數字,數字升官」等等,不僅對社會誠信體系造成嚴重損害,而且削弱政府公信力,甚至對國民經濟帶來很大損害。再則,「華南虎」假照、廈門商人蔡某在國際拍賣中高價落標拒不付款、北京奧運開幕式「代唱秀」、上半年GDP增長率國家統計局公布數字與各省市數字明顯不一致等涉及誠信事件,皆令中外輿論嘩然。
尤為嚴重的是,輸往日本的毒餃子事件餘波未了,又被揭發為提高蛋白質濃度而喪心病狂在牛奶中加入有毒的三聚氰胺成為行業「潛規則」的天大醜聞,令奶製品乃至整個中國食品行業的商譽受到災難性打擊。大家不妨想想,金融海嘯令美歐日經濟倒退只是百分之一至三而已,但中國對外出口竟大跌百分之二十幾,當中難道沒有對「中國製造」缺乏信心而減少定單的嗎?聯想到台灣「八八」水災後,台灣一度因擔心「甲醛超標」而拒收內地援建的「組合房」,豈不發人深省?
古語云:「人無信不立。」為了國家經濟全面、協調、可持續地科學發展,健全誠信體系至關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