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港產片和電視劇中,街上的無牌小販看見小販管理隊出現,就會呼喊「走鬼」,然後推着木頭車拔足狂奔,有老人家走得慢,木頭車和上面的貨就全被充公,老人家頓時大哭起來。
我當市政局議員的日子,就常有小販走來投訴:管理隊辦事不公,通融那邊的小檔,但卻針對我們這邊。那時候我就想,這不是長遠的街道管理之道。
今天,舊區的街道上仍偶然看見「走鬼」,但木頭車之外,更多的是易拉架。這個「發明」,讓不少服務行業用最便宜的佔據街道手法做宣傳和兜售。食環署最近全力打擊易拉架,多月來在街上檢走易拉架過萬個,但真能檢控其擁有人的不到五百宗,因為大家看見管理隊都棄架跑掉了,相對木頭車上的貨,百元易拉架的成本輕得多。
旺角行人專用區是易拉架的黑點,但這行的年輕人說,管理隊其實可以通融,他們不會每天檢控。
十年前,我的疑惑是:小販管理隊數以千人,每年開支數億元,但「通融」卻是他們的處事手法,這是長遠還是權宜的街道管理政策?今天,我這疑惑依然存在。與其小販管理隊每天以「通融」的態度執勤,要求「交單」就來一次突擊票控,這對街道管理的進步其實毫無幫助,不如問問市民,究竟想要怎樣的街道和市容?
旺角行人專用區十步一個易拉架的混亂情況並不理想,但要街道淨化,完全杜絕便宜的易拉架宣傳,又沒可能,是否要找個較創意和長遠的解決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