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0/2009

播放本新聞相關短片

滴滴金:諾貝爾香港配嗎?

高錕教授獲諾貝爾物理學獎,煲呔曾代表自己及香港市民發表聲明謂:「香港能夠有一位如此出類拔萃人物,是我們無比驕傲。」然而,高教授獲獎是否有半點拜香港所賜?

不錯,高錕在港接受中學教育,但這對他獲得諾貝爾獎是否必不可少、無可取代?高教授遠赴英、美進行光纖技術研究多年,直至成果廣泛落實,才回港在中大執教,繼而出任校長。

香港瀰漫着膜拜權威的封建思想,推崇高錕乃基於他屢獲大獎,如今連諾貝爾獎也拿到手,更凸顯權威至高無上。但這是本末倒置,高錕之所以有今日的權威,全因他的創新,以及不向權威低頭的無比勇氣和毅力。

香港能培養出不向權威低頭的志士嗎?

香港是全球受沙士重創、死人最多的城市。當時辦事不力的衞生署署長陳馮富珍竟被國家抬捧為世衞總幹事;為雞珍出謀獻策的微生物學教授,亦被捧為永不犯錯的神明。這班人仍身居要職,新流感伊始,便高調宣揚是沙士翻版。雞珍受制於世衞各成員國,不斷修正立場;但微生物學大教授在港卻神聖不可侵犯,發現一宗新流感病例便封整家酒店,有些傳媒竟同聲支持,及後明知錯了,卻態度曖昧,迴避修正。對偶爾出現的微弱反對聲音亦容不下,被官方輿論機器打為不團結、有政治目的等。

在此氛圍下,香港有培養諾貝爾獎學人的條件嗎?縱然有朝一日得獎,香港配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