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09/2009

播放本新聞相關短片

笑罵由我:美化江青非寫實

中共建政六十周年,湧出一批主旋律影視作品,顯然都是政府的操作。今時今日,用文革「三突出」方法來刻畫正反人物的形象已經行不通了,因此又出現另一種糾偏的傾向。

本報報道,電視劇《解放》中,把江青塑造成「性格活潑開朗」的青春美好正面形象,有網友認為,這樣的作品才真實可信。

當然,江青年輕時一定不會像她後來那麼「乞人憎」,一定有青春活力,也一定有女性魅力,否則以老毛這樣的梟雄,在延安當時從全國各地湧來的眾多知識女性中,怎麼會看中江青?

但人的性格在不同時期應有延續性,應有內在基礎,不可能年輕時單純可愛、心地善良,到老來突然變成一個魔鬼。一個人老來心腸冷酷,以迫害他人來享受滿足感,氣量小脾氣臭,野心大手段毒,一定是有來歷的。江青到延安前,已經在十里洋場鬼混,在電影圈那種紙醉金迷的環境中受薰陶,見慣大場面,也早已有結婚亂搞的經驗,老於世道,精於男女追逐,不可能到延安後變成無知少女。

正是因為江青身上的洋味,才使毛澤東為之着迷,正因為江青的媚功,才使毛澤東神魂顛倒,只有描寫到這種程度,真正剖析江青的性格與心理,與她整個一生的行為可以統一成一個整體,那才算是忠於現實。

把江青美化與把江青醜化,都是低劣的創作方法,配合政策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