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9/2009

播放本新聞相關短片

草菅人命無窮盡 枉談醫者父母心

病人即將出院,與家屬有說有笑,不料被醫護人員打了一針抗生素後兩眼反白,不到兩分鐘一命嗚呼。這宗發生在東華醫院的「一針奪命」事件,是本港公共醫療制度病入膏肓的又一個明證,亦令市民對公立醫院的信心再一次受到打擊。

對於這宗離奇死亡事件,院方稱病人是死於肺炎,又強調為病人提供了適當的治療,配藥及打針亦完全按照程序。言下之意,院方在事故中毫無過錯。然而,若院方全無過失,病人怎麼會突然離奇死亡呢?更何況,病人是因尿道炎入院治療,家屬之前從未聽聞其曾患有肺炎,肺炎從何而來呢?由於疑竇重重,家屬拒不接受院方解釋,病人組織也狠批醫管局知錯不改,建議家屬向醫院申請詳細醫療紀錄,以了解事故始末,為死者討回公道。

目前有關個案已轉交死因裁判庭處理,是否打錯針致死有待法庭裁決。不過,屯門醫院發生的另一宗醫療事故,院方因疏忽誤診則是無可抵賴。今年五歲的軒仔自小患有排便困難症,其父曾多次帶兒子去屯門醫院看診,希望找出原因,但院方一直認為軒仔身體「沒有問題」,每次都是草草處方甘油及纖維粉就將他們打發。由於軒仔的病情沒有好轉,反呈惡化之勢,家人在朋友建議下到私家醫院看診,第一次就診斷孩子患有巨結腸症,年初經過手術切除部分腸道後,軒仔身體逐漸康復。

同一個病人,在公立醫院多次看診都查不出病因,延誤治療達兩年之久,而到私家醫院僅看診一次,就能找出病源並迎刃而解,高下立判。有兒科專家指出,巨結腸症並非疑難雜症,其病徵十分明顯,例如持續便秘,醫生只需在病人直腸抽取組織化驗,即可作出判斷。一語道破天機,屯門醫院查不出病症,在於其馬虎了事,敷衍塞責,沒有抽取直腸組織化驗,僅將患者當成一般便秘處理,若不是家長轉求私家醫院,病人隨時有性命之虞。屯門醫院草菅人命,由此可見一斑。

雖然不能排除個別醫生經驗不足以致誤診,但不可否認的是,部分公立醫院醫護人員的專業道德及責任心很成問題。其實,私家醫院的不少醫生都有在公立醫院工作的經驗,為甚麼他們在不同的地方工作,工作態度便判若兩人呢?答案很簡單,只因醫管局管理混亂,肥上瘦下,管理層無所事事,腦滿腸肥,前線人員則疲於奔命,士氣低沉,錯漏就難以避免。再加上當局一味包庇護短,總是大事化小,小事化無,有功不賞,有過不罰,這就是醫療事故層出不窮的根源。

早前醫管局高層承認,對於醫療事故接二連三,管理層責無旁貸,要求醫護人員以醫者父母心及將病人當親人的態度去工作,必能減少醫療事故。但說易行難,連醫管局本身都得過且過,指望前線人員認真負責,簡直是天方夜譚。

戰國時代,齊相晏嬰出使楚國,楚王為羞辱他,故意安排一個齊國犯人從王宮走過,然後問他,難道齊國人都喜歡搶劫嗎?晏嬰回答說,我聽說橘子長在淮南就是橘子,長在淮北就變成枳,葉子看起來相似,味道卻大不相同,原因是兩地土壤及環境不一樣,致使其性質發生變化。齊國人在齊國不搶劫,到楚國就搶劫,恐怕是楚國的文化使然吧!

同樣道理,本港公立醫院及私家醫院的服務質素差天共地,公立醫院成為「蒙古醫生」的代名詞,關鍵在於兩者環境不同,管理方法不同,醫護人員的責任感也大不相同。因此,要減少公立醫院的醫療事故,扭轉公共醫療系統的管理亂象,就必須從改變管理文化着手,從撤換醫管局的庸官開始,否則,頭痛醫頭、腳痛醫腳,將永遠是治標不治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