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9/2009

播放本新聞相關短片

探射燈:島嶼生態旅遊步步驚心

愈來愈受市民歡迎的島嶼生態旅遊原來要「搵命博」。政府雖已落實於八個選址設立地質公園,口口聲聲推廣島嶼生態旅遊,可惜至今仍「只聞樓梯響」,多個選址連最基本的登岸碼頭亦欠奉。所以每到假日,不少市民到有關島嶼觀賞奇形怪石或海蝕拱等自然奇景時,需攀石上岸,歡樂背後充滿危機。即使旅遊業界呼籲政府盡早建設碼頭設施作配合,但漁護署卻以不破壞景致為由,直言不會興建碼頭,反而建議遊人乘船作近岸遊覽,不宜登岸。

為了解島嶼生態旅遊景點的情況,記者上周跟隨經營遊艇租賃生意的祁先生出海視察已被政府列為地質公園選址的果洲群島,登岸時雖已做足救生措施,如限制乘駁艇的人數及穿上救生衣等,但仍然險象環生,因該島全無碼頭設施,只有數級自行開鑿極為簡陋粗糙的梯級,記者及同行遊人上岸時,可說是「步步驚心」,擔心不慎「跣腳」墮海受傷。

正因為登岸時危險處處,有心發展本港生態旅遊的祁先生,曾向政府反映要在這些熱點加設簡單而安全的碼頭,並且發展遊艇泊位及觀光碼頭,可惜得不到積極回應。他形容本港擁有世界級自然景觀,島嶼生態旅遊很值得推廣,相信可吸引各地遊客到訪,但政府卻歎慢板,令本地生態旅遊正規化及發展停滯不前。

駁艇超載 無救生設備

除西貢東部的果洲群島具六角柱石及海蝕拱等奇景外,本港其他島嶼如糧船灣、火石洲及沙塘口山,以及新界東北面的東平洲、印洲塘、赤門及赤洲等共八個地點均已被政府列為地質公園選址,這些選址全都遠離市區,市民要觀賞怪石奇景必須乘船出海,除非只作近岸觀賞,若要上岸近距離細味,便要乘駁艇登岸,但這些景點大多欠缺正規及安全的登岸設施,要上岸無疑是「搵命博」。

加上不少載客出海作生態旅遊的遊艇本身沒有配備駁艇,P4接駁小艇因此應運而生,所以每逢假日,多個海上景點的島嶼附近均會滿布P4駁艇,據了解這些俗稱「海上白牌」的P4艇多屬違法經營,船主向每名乘客收取十多元船費,或以數百元包艇形式經營,但船上卻救生設備欠奉,甚至超載,最令人擔心是遊客上岸時所使用的所謂「碼頭」,粗糙又原始,一旦不慎墮海,隨時被海浪捲走遇溺,樂極生悲。

打算推廣本地生態旅遊的金威旅遊董事經理梁偉權亦建議政府積極發展生態旅遊,在欠缺新景點的前提下,他認為外地旅客對香港已無新鮮感,而生態旅遊正可令遊客發掘本港另一面,值得大力推廣,但一定要政府配合,如興建碼頭及在海外宣傳。

團體轟政府資源錯配

香港生態旅遊學會總幹事甄永樂亦認同生態旅遊欠缺政府配合及推動,以果洲群島、浪茄及大浪灣等熱點為例,上岸只得一塊大石或數級石階供遊人登岸。

政府過去對生態旅遊景點亦錯配資源,他舉例,政府於非生態旅遊景點的深涌斥巨資興建方便小輪上岸的碼頭;但深受市民歡迎的荔枝窩,卻只得一個簡陋碼頭,船隻須等待水漲才可泊岸,可見政府厚此薄彼,漠視生態旅遊的發展。

環保署發言人表示,在決定地質公園的設施和範圍時,容納人數是重要考慮因素之一,個別地區如果洲群島和赤洲等島嶼,因本身沒有公共設施,漁護署在規劃時會着重保持當地的天然景致,不會在該處興建公眾碼頭,加上這些島嶼難以到達,故建議遊人乘船遊覽,不宜登岸。

限遊覽人數保自然環境

近年生態旅遊、古蹟遊在本港大行其道,政府更落實在八個選址作地質公園,以推廣保育本港的地貌及岩石,但環保人士憂慮生態環境因此受破壞,建議由環境局牽頭,並與各部門合作及制訂政策作配合,在經濟發展和保育兩者間取得平衡。

生態教育及資源中心總監程詩灝憶述,有一次到荔枝窩的濕地考察時,剛好遇到漁護署舉辦教師工作坊,同日並有一個逾百人的「一日參觀團」。他認為,部分景點未必能負荷每天數以百計的參觀者,政府應制訂政策,如考慮倣效米埔自然保護區限制每日進入的人數,且交由適當的團體負責管理。

曾修讀生態旅遊課程的旅遊業人士鄧文昌亦認同生態旅遊有利本港旅遊業發展。但他提醒,發展生態旅遊時,保育自然生態亦相當重要,故建議政府可參考愛爾蘭的經驗,限制每日的遊覽人數,但同時亦補貼開辦生態旅遊的團體,既能發展旅遊業,亦能保育自然環境。

台灣澳洲訂政策生態遊成功

政府近年積極發展生態旅遊,但無論「軟件」還是「硬件」均屬零配套。反觀,鄰近地區台灣早年已成功開拓生態旅遊,尤其是南部城市墾丁,更大受港人歡迎,為當地的旅遊業殺出一條新路。

台灣八十年代在墾丁建立第一個國家公園,初期積極保育候鳥,後更成立了「台灣梅花鹿復育小組」等。從一九九五年開始,部分生態保護區作有限度開放,除了限制每日遊客人數外,亦會定期關閉一至兩個月進行維修保養,避免生態環境受到人為破壞。

澳洲亦早在一九九四年制訂生態旅遊政策,為鼓勵旅遊業界發展生態旅遊,更提供稅收、信貸、設施等優惠。以墨爾本為例,當地水利部門與業界在市郊聯合打造人工濕地。同時,澳洲政府亦十分重視環保法規,就算遊客僅在大堡礁綠島公園帶走一顆貝殼,均會被處以高額罰款。維多利亞州的環保局平均每年處理多達四、五十宗破壞環境的案件。

■圖/文:甘偉倫、黃家豪、張艷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