緬甸軍政府打垮「果敢特區」武裝後可能移師清剿佤邦聯合軍、撣邦東部同盟軍和克欽新民主軍。後者兵力比「果敢軍」強得多,下一輪內戰將對中國造成更大損害。北京應認真考慮出兵,建立維和緩衝區的保家衞國方案。好在解放軍入緬作戰已有先例。
新中國建立後,為平西南匪患,解放軍調動十三個軍的兵力,從一九五○年到一九五三年,展開大規模靖邊戰爭,共殲敵一百一十六萬餘人,比韓戰規模還大,只是報道較少。
國民黨兩個團殘部同當地武裝張偉成、蒙寶業等部五百多人先後逃往緬北地區。一九五○年六月,韓戰爆發,國民黨原第八軍長李彌到緬北整頓殘部,組成「雲南人民反共救國軍」,伺機竄擾邊境。
蔣介石想利用「三年困難時期」反攻大陸。一九六○年七月,台灣當局將特種部隊四百餘人及大批裝備空運到緬北,近萬人的「反共救國軍」要破壞中緬邊界勘定工作。緬甸惹不起國民黨軍,遂協議解放軍可入緬甸作戰。此後中國兩次出兵緬甸,一九六○年十一月至一九六一年二月共殲敵七百餘人,在國際壓力下,國民黨殘部主力撤往台灣,緬甸在邊界勘定也撈到實惠。
北京軍事行家認為,中國與緬甸的油氣管道在二○○九年九月全面開工,將把中東和非洲的原油輸送到中國,化解「馬六甲困局」,比起關係國運的能源大動脈,緬甸小小的戰火可以忍受。他們看不到中國幫緬甸興建十幾座水電站,還花巨資幫緬甸勘探石油和天然氣。更重要的是,備受國際封鎖的緬甸依賴中國遠勝中國有求於它。在中緬外交上,誰是弱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