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8/2009

播放本新聞相關短片

軍政界:俄國靠死人凝聚力

今天是「野狐嶺戰役」紀念日。六十四年前,蘇聯為報復日俄戰爭慘敗之仇,也為美蘇分割世界結束第二次世界大戰,蘇軍百萬精兵分三路對中國的東北、華北地區作向心攻擊。西路蘇軍經外蒙古直指北京(當時稱北平),日軍在內蒙古與河北交界的野狐嶺阻擊機械化蘇軍。擁有火炮和機動力絕對優勢的蘇軍以坦克和摩托化步兵強攻,蒙古騎兵抄襲,一舉殲滅日軍八百六十人,只戰死六十人。

筆者日前途經野狐嶺,看到西側山梁上有蒙古特色的塔身和蘇俄教堂式的塔尖及紅星,上書「蘇蒙聯軍烈士紀念塔」。小小的一仗,而且是日本天皇宣布投降後四天的「行運醫生醫病尾」,豎立大大的紀念塔,典型的蘇俄沙文主義作風。也難怪,老毛子珍貴的民族凝聚力不靠炫耀武力,難道靠普希金嗎?

用暴力奪取政權的列寧,至今仍有利用價值。從普京到梅德韋傑夫都在列寧墓閱兵,又有誰理會墓中的列寧木乃伊是件拷貝貨?據俄國媒體披露,在二次大戰生死關頭,列寧墓的特級護理中斷,僅存的屍骸腐爛至不可收拾,事後面眾的只是複製品。

蘇德兩軍在莫斯科戰役聚集了七百萬人,蘇軍傷亡被俘一百九十萬,三倍於敵軍。一九四一年秋莫斯科被圍攻,史太林的專列和專機隨時候命撤離。內務部的秘密警察匆忙銷毀大清洗的文件、各國外交官被撤退到一千公里後方的古比雪夫,兵工廠搬走了,倉庫搬空了。憤怒的工人罷工,市民撕毀馬克思列寧畫像洩憤。停電停水、糧食缺乏,人心惶惶,列寧棺木也準備遷往大後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