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紀律部隊紛紛窩裏反,表面上是由於高層公務員減薪引起,實則是港府長期積弱兼處事不公的必然結果。同樣是紀律部隊,警隊的待遇明顯較為優厚,本來已被視為不公平,早前警隊醞釀遊行爭取獨立的薪酬架構後,當局宣布將於九至十月向行政會議提交紀律部隊職系架構檢討報告,無疑火上加油,其他紀律部隊猜疑政府偏幫警隊,雙方可能有密室交易,因此在「不執輸」下,齊齊向政府「施壓」要求改善待遇。
不患寡而患不均,港府人為製造紀律部隊內部待遇不平等,始終是一顆定時炸彈。更不堪的是,港府在處理有關問題時缺乏前瞻性,完全是頭痛醫頭、腳痛醫腳,會哭的孩子有奶吃,加劇本已存在的不公平現象。尤其是港府早前招聘副局長及政治助理,不但薪酬高得嚇人,而且阻礙其他公務員的升遷之路,也為今次爭薪潮埋下伏線。
正如本地人事顧問指出,當局早前向警隊讓步,徹底暴露弱勢政府進退失據、軟弱無能,讓人相信只要採取較激進的手段爭取,就可以迫使政府就範,而不爭取就不能得到權益。社會人士則警告,若紀律部隊以政治化手段爭取薪酬,必然引起連鎖反應,文職公務員及私人企業員工也會採取罷工、遊行等方式爭取改善待遇,市場調節功能將完全失效。
追根究柢,港府正是這場爭薪風潮的始作俑者。「東方報業民意調查」顯示,高達三成四的受訪市民歸咎於港府無能,未能控制局面;二成七批評港府弱勢,無法做好管治;認為公務員事務局管理不善的則有二成六。
被問及若港府未能處理好紀律部隊爭薪潮會帶來甚麼後果時,有三成六市民相信,其他文職公務員會有樣學樣;二成七擔心最終可能爆發激烈衝突,影響社會穩定;有二成三擔心影響市民的生活及安危。的而且確,紀律部隊是維護社會穩定的主要力量,若紀律部隊為一己私利而罔顧職責所在,香港必然陷入動盪不安的境地,永無寧日。
不管出於甚麼理由,紀律部隊爭薪都應該顧及公眾利益,尤其是納稅人的感受。事實上,納稅人待紀律部隊一向不薄,有數據顯示,中學畢業生加入警隊經過數月的訓練後,月薪已達一萬六千多元,超過去年港大畢業生的平均薪酬。因此,「人工高、福利好」的紀律部隊要求逆市加薪,民意普遍不表認同,若得寸進尺,只會增加市民的反感。
毫無疑問,在紀律部隊爭薪風潮中,港府是最大的輸家。這些年來,由於港府管治無能,施政亂象頻生,其公信力早已成疑,若今次無力撲滅紀律部隊爭薪的野火,坐視工潮持續蔓延下去,那麼港府所剩無幾的威信必將蕩然。上述民調也顯示,有四成四市民認為,紀律部隊爭薪令港府的管治威信受到衝擊;二成認為損害政府的形象;同時有二成六的市民相信事件將令香港淪為國際笑話。
令人擔憂的是,這場紀律部隊爭薪風潮還在進一步擴大,不知伊於胡底。解鈴還需繫鈴人,當局在處理有關問題時能否平衡社會、紀律部隊及其他文職公務員的各方利益,令事件得到圓滿解決,是其執政能力的重大考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