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07/2009

播放本新聞相關短片

黑箱選總裁 用人唯親信

政府昨日宣布委任特首辦主任陳德霖接替任志剛,出任金融管理局總裁,於十月一日生效,任期五年;特首辦主任一職則由政制及內地事務局副局長譚志源接任。這兩項毫無懸念的人事任命,將當局黑箱作業、用人唯親、私相授受的弊端再次暴露無遺。

我們可以見到,為了確保曾蔭權愛將陳德霖能出掌金管局這個要職,當局耍盡了手腕,可謂機關算盡。財政司司長曾俊華昨日證實,○七年八月底已與任志剛達成共識,任於今年九月底卸任。政府其後邀請馮國經等三人,就新總裁人選提供意見,一共考慮了三十九人,最後提交一份八人名單,陳德霖排首選。然而,曾俊華從未向八人進行遴選面試,就敲定陳德霖出線,其餘七名獲薦人選,至今也不知自己曾與金管局總裁職位擦身而過。

很明顯,這完全是一齣愚民大戲。政府早就內定了人選,卻煞有介事地委任三人小組來掩人耳目,為其黑箱作業打掩護。政府有責任交代,這八人名單中,除陳德霖外,其餘七人是誰?他們既然列入了推薦名單,為甚麼連面試的機會都沒有?究竟在哪些方面不符合條件?當局無法回答這些問題,就證明他們心中有鬼,這不能不令人懷疑,所謂「八人名單」根本是子虛烏有的。

更不堪的是,連立法會議員對整個遴選過程都一無所知,對遴選準則更是莫名其妙。難怪有立法會議員狠批當局的招聘程序不透明、不合格、不公平和不公正,質疑這不過是一次「政治化妝」,無非是為了掩飾內定人選的事實。

其實,政府黑箱作業、用人唯親,早已不是新聞。去年的副局長及政治助理風波,就是活生生的例子,市民對其遴選標準和程序完全蒙在鼓裏,這些政治新貴的薪酬也是在輿論壓力下,才被迫披露。事件最終引發一場偌大的政治風波,政府沒有吸取教訓,此次又故技重演,而且做法更拙劣,惺惺作態委任甚麼遴選小組來糊弄民眾,簡直是侮辱港人的智慧。當局自以為高明,實際上令人反感。

值得指出的是,去年正值金融界多事之秋,金融海嘯洶湧而來,加上雷曼迷債爆煲,香港經濟岌岌可危,當局在此關鍵時刻不全力救市,卻在暗地裏籌備換將,挖空心思安插親信,這種把一己之私置於市民利益之上的行為,怎能令人信服?

眾所周知,香港金管局總裁是全球最高薪的央行行長,而其任職年期不受限制,任志剛一做就是十六年,這種情況一直廣受非議。雖然新任總裁的任期為五年,年薪六百萬元,浮動薪酬設上限,首年最多為一百五十萬元,調整後,新總裁薪酬比任志剛少了三成二,但在全球央行行長中仍是首屈一指,是美國聯儲局主席的五倍,仍是高得不合理。

事實上,削減總裁的薪酬只是治標不治本,並不能改變金管局不合理的薪酬架構。其實,金管局薪酬過高並不是個別現象,隨便一位高層的收入都高過政府的局長級官員,所以,單單削減總裁的薪酬是不夠的,政府有必要對其整體薪酬結構作全面的檢討。有議員對當局無一併交代金管局副總裁的薪酬安排,以及對曾俊華沒有檢討金管局的體制表示遺憾,並非沒有道理。

「實行德政,任人唯賢」,自古以來就是治國之道,可惜港府的做法恰恰相反。去年的副局長風波,今次的金管局總裁人選爭議,都令政府的「馬房文化」暴露無遺,當局若不正視問題,管治威信必將蕩然無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