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人擔心的倒是港府缺乏推動環保的決心及誠意,就以膠袋稅來說,港府的安排十分混亂,有的膠袋需徵費,有的膠袋不需徵費;有的店舖需徵費,有的店舖不需徵費,令人無所適從。百貨公司的情況更特別,部分櫃枱需徵費,部分櫃枱獲豁免,以致出現極為荒謬的「一店兩制」。有關法例也是漏洞百出,如只規定對索取膠袋的顧客徵費,但對生產商及零售店則全無規管,以致部分商家投機取巧,為商品預製膠袋,或濫發更不環保的不織布袋,令膠袋稅的意義大打折扣。
同樣惹人非議的是,港府始終不肯交代徵費的用途。據估計,香港現時每年使用十八億隻膠袋,預期徵費將減少使用十億隻膠袋,但每年仍可為庫房帶來約二億元的收入。輿論認為,應該將這筆收入成立專門基金,用於環保事業,但港府始終顧左右而言他,甚至胡言亂語,指成立基金可能會誤導市民以為多用膠袋是支持環保,這不僅污辱市民的智慧,也令人質疑港府心裏有鬼,膠袋徵費的目的不是為了環保,而是為了增開新稅種,增加庫房收入。難怪有人諷刺港府可用膠袋稅的收入為公務員加薪酬,紓緩公務員上街示威的壓力。
我們還想指出,膠袋確實是一種污染源,但其對環境的影響遠不及空氣污染。空氣污染才是香港的大敵,也應該是環保政策的重中之重,偏偏在這方面港府乏善可陳,迄今的動作只有兩個:一是停車熄匙,象徵意義大於實質,且有擾民之嫌;二是推出為藍天打氣的行動,可惜打入的不是新鮮空氣,而是烏煙瘴氣,維港上空幾乎天天都是灰蒙蒙一片,路邊監測站錄得的污染指數長期高企,套用一句廣東話,藍天白雲是「阿崩叫狗,愈叫愈走」。
但港府至今沒有認識到空氣污染的嚴重性,不以烏煙瘴氣為恥,反以為榮。曾蔭權昨日被問及如何減少溫室氣體排放量時,他大不以為然,聲稱香港每年排放的溫室氣體遠遠低於歐美國家的水平,又自誇本港的環保及可持續發展已是區內的表表者,並超越中央政府的要求,成為典範。將失敗的環保政策視為政績,恐怕只有港府才有這樣的「勇氣」。
俗話說得好,面是人家給的,架是自己丟的,香港的空氣質素到底如何,光自己吹噓不算數。香港美國商會連續三年發表調查報告,均指本港空氣污染有損個人健康、人力資源以及外商投資的意欲,持續嚴重影響香港的整體競爭力,而在招聘人才時,近七成被訪公司表示有專才因難耐本港的空氣污染而打算離港或已離開香港。無獨有偶,澳洲政府也對港府的環保努力投下不信任票,早前該國外交部對香港發出旅遊忠告,指本港的空氣質素可能導致支氣管、靜脈竇及哮喘等疾病,勸告國民訪港時應盡量減少外出。
更有環保組織在政府總部掛出橫幅,要通緝「氣候逃犯」曾蔭權,可見在世人眼中,港府正是香港環境持續惡化的罪魁禍首。無論港府如何自我表白,如何塗脂抹粉,都掩蓋不了其推動環保不力的事實真相。
港府捨難求易,放下當務之急的空氣污染不理,卻去大搞膠袋稅,可謂揀了芝麻,丟了西瓜。說到底,膠袋稅不是港府的政績,根本不值得大吹大擂,而恰恰是港府在治理空氣污染方面無能的體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