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鮮第二次核試之後,韓國前總統金大中沒有過分指摘平壤,反而為「陽光政策」沒有奏效耿耿於懷。他指,是美國布殊政府的對朝政策失敗,才會促使朝鮮進行核試爆。金大中指出:「朝鮮的核試爆證明美國對朝政策是失敗的,美國現在不應該期望朝鮮改朝換代,而應該以互讓的態度和朝鮮接觸,共同解決問題。」他說,自上世紀九十年代首次朝鮮核計劃僵局以來,韓國就一再呼籲和朝鮮達成互讓的配套協議,而在克林頓領導下的美國前政府也同意這麼做,但是布殊改變了。
美國前國防部長佩里證實,的確是布殊改變了克林頓的政策。佩里談到,一九九九年,他在訪問平壤後,對能夠解決美國與朝鮮之間存在的核問題感到樂觀,二○○○年感到更樂觀了,因為那時朝鮮方面派趙明祿元帥前往華盛頓。這是朝鮮高級官員第一次訪問華盛頓。在前往華盛頓途中,趙明祿元帥順便去了斯坦福大學,向佩里簡要介紹他即將會晤克林頓總統的情況。但是,僅僅過了幾個月,布殊上任,決定暫停與朝鮮的所有對話。二○○一年三月,金大中訪問華盛頓主張與朝鮮繼續進行對話,但是未果,金大中的對朝陽光政策從此被美國棄置一旁。緊接着,危機又發生了:框架協議破裂,朝鮮二○○二年重開根據框架協議已經凍結八年的寧邊核設施。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前記者也指出,與二○○三年伊拉克戰爭一樣,朝鮮核危機也是布殊政府中的強硬派歪曲情報造成的。美國情報界二○○二至二○○三年確實發現,朝鮮想要得到濃縮鈾的主要組件,但這僅是採購行動,並無可靠情報足以顯示,朝鮮確實擁有利用鈾來製造核彈的設施。然而,美國強硬派人士決心終止克林頓政府與朝鮮達成的核協定「框架協議」,他們利用這個議題迫使美國同朝鮮陷入衝突。
所以,金大中直言不諱地說,布殊上台,才造成今天的局面。看起來,布殊八年,真的壞事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