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重點
【本報訊】社會環保意識提高,屏風樓和發水樓受到關注,可持續發展委員會昨提出優化建築設計三個方案,諮詢公眾至十月底,重點在於限制樓宇高度和體積,以增加樓宇之間的空間、改善空氣流通和提升綠化,當中有兩個方案分別建議當局削減或全面取消總樓面面積寬免,即停車場、環保露台等設施不再獲豁免,降低發水比例。不過,委員會也承認,建議或令可售樓面面積減少,樓價或會上升。
建議上限為一成
不過,環保團體支持收緊寬免上限,並建議總樓面面積寬免的設定上限應為一成。
現時按《建築物條例》,當局容許發展商因應提供環保露台、機房、停車場等設施,而在總樓面面積獲寬免,以一幢四十九層高樓宇來說,其實約有十層是因相關寬免而「發水」所得。基於公眾的關注,可持續發展委員會昨開展優化建築設計的社會參與活動,提出的三個方案中,第一個方案建議維持現狀;第二和第三方案分別建議當局削減或全面取消總樓面面積寬免,及以現時無約束力的可持續建築設計指引為本(表一),但前者較寬鬆,建議當局要以經濟誘因,如修訂地價作鼓勵,後者則最嚴格,一刀切強制不再寬免樓宇設施的總面積(表二)。
可持續發展委員會主席陳智思說,由於議題相當複雜,現階段並非要公眾在三個方案中揀選其中一個,只是希望大家參與討論,委員會在收集意見後,明年初向政府提出建議。發展局局長林鄭月娥說,政府對問題暫無既定立場。
不過,委員會多前年曾諮詢公眾並向政府提交報告建議如何改善空氣質素,但政府不了了之,陳智思表明會跟進要求政府明確回應。
環保觸覺主席譚凱邦說,發展商獲停車場及窗台等免費樓面面積,但消費者付出真金白銀購買,今次諮詢要正視此問題,建議總樓面面積寬免上限為一成,並要求政府盡快落實委員會的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