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日本共同社報道,日本前首相、日本非洲聯合友好議員聯盟會長森喜朗在東京會晤前聯合國秘書長安南時,對中國援助非洲的方式頗有微辭。森喜朗說:「中國淨做些修建劇院和體育場之類取悅民眾的事,這樣好嗎?」他表示,「能在衞生、教育和基礎建設等方面促進非洲自立的援助才是重要的」。他還提出有必要合理構建多國援助框架,而中國必須納入這個框架之內。
三禪覺得,表面上看,這個提議不無合理的因素,如果由聯合國機構提出,或者由其他非洲國家提出,都不會令人懷疑別有用心,但是由日本提出,中國必然會另眼看待。中國社科院西亞非洲研究所非洲研究室主任賀文萍指,「日本不應站在自己的立場上點評別人,近年來,日本奉行實用主義心態,對其有利的就大張旗鼓,沒有利益的就偃旗息鼓。據我了解,非洲是被日本邊緣化的地區,雖然日本在非洲也有規模不大的援助隊伍,但大多是搞病蟲害這樣的精細研究。而中國對非洲援建的大型體育場基本是應所在國要求而建的。」
事實上,森喜朗所說的對非洲衞生援助,中國向來都有做。文革前,中國就派出醫療隊到非洲,那時別的國家都沒有派遣醫療隊;在非洲對抗瘧疾方面,中國的醫療隊取得了非凡的成就;而在教育方面,中國為非洲援建了一百多所小學。
自然,中國在非洲的耕耘,不能說百分百無償和毫無私利,但明顯是「雙贏」的,首先是非洲得利,然後中國也得利,雙方雙贏。例如,中國主要在非洲經營農業和能源,糧食生產,首先滿足當地的需要,而非洲的糧食將必然是除滿足本地需要後又能大量出口的戰略物資;能源的狀況也一樣,中國幫助非洲開發能源,非洲直接獲得高額利潤,而中國也得到穩定的能源供應。
森喜朗那番話,更多表現了後來者對先行者的一種嫉妒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