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眼旁觀:文化軟件要發展

民政局最近為西九管理局撰寫了有關文化軟件發展的文件,闡釋四個策略性範疇,包括建立觀眾群、加強人力培訓、讓藝術融入社區及拓展文化交流。文件提出了量化的數字,例如「學校文化日計劃」在過去三年有超過七百間學校及三十三萬多學生參與,演藝學院每年有約三百四十名學生畢業,八大院校提供與文化藝術專業訓練有關的學科和學位共二千二百個,音樂事務處樂器訓練計劃共五千名兒童受惠,場地夥伴計劃囊括了三十四個藝術團體,康文署資助的文娛藝術活動每年有四千四百多項等等。

藝術教育和香港的文化軟件發展被忽略多年,就算對文藝不感興趣的人,也會認同藝術教育「靠邊站」、政府較重視文化硬件的狀態,沒有人認為政府在文化軟件方面已做得好,資源投放到位,政策具前瞻性,領導者有承擔,總之是十全十美。

既然無人有如此錯覺,民政局其實也不用以量化數字為擋箭牌,因為這些並不代表甚麼。在西九即將起動的一刻,深刻的自省、全面的強弱危機評估,以及經深思熟慮的五年計劃制訂反而更重要。

量化數字不能解釋,既然每年在文化軟件的投放有八億多公帑,為何文化藝術並非我們生活的部分,年輕人會花二百元到紅館聽紅歌星音樂會,卻不會花十元買票逛博物館?

量化之外是質化,縱然每年有二千多個相關的大學學位,但並不表示我們有足夠高質素的藝術老師。今天的社區活動是文娛而不是文藝,為何著名品牌如藝術節未能植根社區?香港的公共空間為何要淨化,能否有更多藝術作品,而我們對行人專用區的表演也不用如此反感?好的藝術參與會讓人感動,在繁忙的學習生活中,如何讓學生擁有感動的經歷?

遺憾的是,文件沒有分析,只有片面的數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