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眼旁觀:設施變死城

一直以來,政府建議打造西九為「文化區」,是因為設施建在一起,會帶來群聚效應。如紐約林肯中心一帶,就匯聚了歌劇院、音樂廳和藝術學院等,硬件設施凝聚了大量文化人和觀眾,擦出火花和新意念,產生協同效應。那就是一加一等於三的道理。

文化藝術界一直憧憬着西九文化區。在大家的想像中,文化消費設施(如劇院、博物館)與文化製作的設施(如藝術村、排練室等)可以肩並肩,在西九開枝散葉,藝術家常有機會對話、合作、碰面。

然而,前天西九管理局開會後,身為主席的唐司長卻說,西九各場館應分散興建,不可集中一處,避免文化設施在沒有節目時變「死城」。這說法大有問題,是否定了群聚效應。

西九文化區由中港城旁邊開始,向西延伸一公里多。如果西九設施真的分散興建,劇院A在尖沙咀,博物館就鄰近油麻地,劇院C可能位於西隧出口位置。這樣的構思有甚麼價值?這樣的布局,比今天從文化中心走路往尖沙咀歷史博物館還要遠,有甚麼意義?

香港人普遍對文化冷感,我本來以為,文化設施最好緊靠西九的商業元素,音樂廳和博物館等設施的理想布局是集中一起,讓聽音樂的觀眾可以方便的先到博物館逛逛。

群聚效應必須是西九規劃的基本原則,但看來這只是我的一廂情願。我還以為,三位建築師可以為我們設計三個布局規劃,背後有多元理念,讓市民提升其對空間研習的認識。不過,看來政府對布局已有定案,那七月的諮詢是希望合理化政府的看法嗎?

再想深一層,為何設施在非節目時段會變「死城」?這是否必然?當然不是,香港的文化中心在日間冷清清,是因為欠缺節目和聚腳點;我也在日間到過紐約林肯中心,那不是死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