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蒂岡近日發表一份新文件,除概述對華政策外,還解釋教宗本篤十六世兩年前向中國教徒發出的牧函。文件一方面稱,教廷願意與中國政府就中梵之間的敏感議題,展開有建設性的對話,並盼望雙方最終能恢復正常外交關係;一方面仍呼籲中國天主教教徒重新接受梵蒂岡教廷領導,並稱誰想要建立一個獨立於羅馬教廷的教會,將「不為天主教的信仰所承認」。
如何解讀教廷傳遞的新資訊呢?三禪認為,表面上教廷頗為堅持,不允有獨立於教廷的教會存在,但實際上,對於中梵關係的正常化,教廷比北京還着急。
中梵在一九五一年斷交,一九五七年北京成立了獨立於教廷之外的天主教愛國會,並自行任命各地主教。教宗本篤十六世上任後,更積極尋求通過協商促成雙方和解,期望最終能恢復外交。去年,教廷就放出消息,指教宗二○○九年有三次出訪,希望尋求與北京接觸。去年,中國愛樂樂團更到訪梵蒂岡,進行了史無前例的「破冰演出」 。教宗本篤十六世觀看演出時,對北京即將舉辦的奧運會表示祝福。緊接着,梵蒂岡將在台灣擔任教宗「使節團」主管的外交官調離台灣,之後長時間沒有派出繼任者的消息。此舉一直被認為顯示梵蒂岡向北京靠近。
事實上,中梵建交存在的兩個障礙,一是台灣問題;二是中國的愛國教會與教廷的關係。北京強調「一個中國」原則,而宗教事務為中國內政,不可干涉。梵蒂岡為了爭奪中國數以千萬計的天主教徒,在這兩個障礙都願做出適當讓步。梵蒂岡早就聲稱可以放棄台北,而在內地主教任命方面可採取「越南模式」,即內地愛國教會提名,教廷任命。
三禪認為,北京與教廷建交過去的動因是孤立台灣,現在與馬英九「外交休兵」,自然迫切性減弱。更主要的是,北京始終擔心天主教在大陸過度發展,會成為不可控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