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眼旁觀:市建局的贏

昨天有兩則與市區重建有關的事件。股市微升,市建局突然重新推出本已暫緩的利東街項目招標,十五家發展商磨拳擦掌,準備比併。香港市區優質土地難求,更何況是利東街這樣的黃金地段和大型綜合地盤?

利東街的收購費用約十多億元,業內人士估計,今次招標可能為市建局帶來逾五十億元的收益。市建局還在標書內列明,如售樓收益超過六十二億元,發展商要與它分成。這次市建局是賺定了。

同日,《市區重建策略檢討》在報章刊登大型廣告,宣布公眾參與階段的正式開始,首個社區論壇在本月三十日舉行。檢討工作其實已進行半年,可是由於金融海嘯和其他社會議題,輿論對這檢討至今缺乏興趣,民間也未能凝聚和熾熱起來。

地產市場對利東街反應熱烈,讓我們再次清晰窺見市建局的「收樓佬」角色。舊區重建最困難和費時的一關,是向原業主收購單位。在私人發展的重建項目,這工作往往歷時數年,有了市建局後,這「粗重」工作就由它承擔,逐一收購單位,拆卸舊樓,讓偌大的舊區土地成為毫無障礙物的寶地,發展商就可以進場。

今天的利東街一片空白,以前的街坊和店舖東主到哪裏去了?過去的利東街有二十二家喜帖店,翻查「黃頁」,發現寶號只剩下十家。若資料得到核實,可能是說明有一半以上的店舖或已結業,或已遷往內地生產。居民又如何?生活質素是否有改善?可惜,市建局說沒有資料,未能做追蹤研究。兩則事件同日出現,也許純屬巧合。市建局在利東街是賺硬了,社區則是輸硬了。

原來社區需要輸,才能造就市建局的贏。我認為利東街的過去以及未來,可以是策略檢討的切入點,也是我們思考市建局應有角色的觸發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