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眼旁觀:公務員與創意

英國一名博物館總監表示西九文化區不能由公務員管理,另一位專家卻反駁指也不一定。回應一出,台下馬上響起熱烈掌聲。愛搞笑的主持說,這些一定是公務員了。

香港的文化行政領域長期由公務員主導,至今仍是由文化、博物館和圖書館三個職系掌管文化大權。西九將會是首個由非公務員管理的大型「文化聚落」,因此,文化公務員對西九的發展,總有點不以為然。

許多人說,非公務員較靈活,能發揮的創意較多,但是,這並非他們之間的能力有這麼大的分別。我認為,是公務員制度出了問題,而非公務員的質素,這點大家要弄清楚。

創意研究大師約翰‧侯建士說,有創意的人愛突出他們的不同,較反叛,敢於發表意見;他們好奇,腦筋永遠都在「胡思亂想」,不斷提出新鮮意念;他們相信意念代表着風格和身份;他們不愛非黑即白的觀點,擁抱模糊,願意思考兩極之外的第三條路;他們愛對話、愛辯論,也不介意主觀的判斷,願意跳出框框作決定,並為此負責。

我認識的公務員之中,也有具創意的人,但他們不可能「突出自己的不同」,因此比懂得在制度內生存的同事吃虧。我也認識不少已離開政府的朋友,他們覺得應付制度太費力,工作太沉悶,因此他們選擇逃跑了。商界的顧問工作或公民社會的參與,讓他們如魚得水。

要公務員較靈活和具創意的面對社會改變?可以的,但需要整個制度的改革,不能一個人說了算,但太多的既得利益往往讓政策原地踏步。

以西九而言,我們要求的是非公務員管理架構,提出這點不是貶低個別公務員;相反,若康文署的官員願意離開政府,加入西九的行列,他們再不用受制度的束縛,會馬上的脫胎換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