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販攻陷逸東村殘渣滿地播菌

東涌逸東邨深宵被無牌小販攻陷,居民不但長期飽受噪音滋擾,小販遺下食物殘渣引致的衞生問題亦不容忽視。惟因食物環境衞生署掃蕩不力,令無牌小販數目兩年來增加一倍,淪為小販黑點。立法會議員及區議員批評食環署「偶然巡查」式阻嚇性不足,促增加人手打擊。傳染病學家警告,踏入夏季,無牌熟食助長腸道傳染病傳播,嚴重更可引致霍亂。

記者 梅可茵

每晚十一時過後,逸東街與松仁路交界的行人路便會變成無牌小販樂園,「牛百葉五蚊串」、「煎蠔餅十蚊份」,叫賣聲此起彼落,吸引夜歸人買小食「醫肚」。但小販的叫賣聲與每日遺下的垃圾卻令附近居民忍無可忍。

噪音擾民難安眠

「佢哋(小販)喺正我幢樓附近,賣嘢聲嘈到我晚晚都瞓唔到,啲垃圾又惹埋晒啲蛇蟲鼠蟻,真係冇晒符!」一名逸東邨居民不滿地說,兩年前入伙時,每晚只有五至六檔小販擺賣,如今卻增加一倍,但兩年來只目睹小販事務隊三度於上址執勤,「真係好懷疑食環署有冇正視過問題!」

記者於晚上十一時到場觀察,發現在上址擺賣的小食、飲品甚至糖水等小販有逾十檔,不足一小時內已有多達三十人光顧,部分人更邊走邊食,汁液、竹籤、膠袋及發泡膠盒等散滿一地。

無牌小販出售食物對健康造成的影響可大可小,傳染病專科醫生勞永樂指出,無牌熟食小販兜售的食物,來源及烹調過程均有欠衞生,不但助長細菌性腸道病菌孳生,嚴重更可傳播霍亂等疫症。勞又指,夏季將臨,熟食殘渣不但會招來鼠患及蟲害,同時亦會令傳染病爆發機會大增。

立法會食物安全及環境衞生事務委員會主席李華明批評食環署巡查不足,「嗰度已經列咗做小販黑點,如果食環(署)仲係偶然先檢控吓,根本就唔能夠對症下藥!」李直指現有檢控阻嚇力不足。

倡開設通宵食肆

大嶼山居民協會秘書郭平直指逸東邨小販問題源於「先天不足」,「有啲居民放工返到屋企已經好夜,餐廳都關晒門,想唔幫襯無牌小販都唔得!」郭平認為食環署除須加強打擊力度外,亦建議商場食肆延長營業時間,甚至開設通宵食肆,方便夜歸居民購買「消夜」。

就逸東邨被小販攻陷一事,房屋署發言人僅指擺賣地點非屋邨範圍為由,無法規管。食環署發言人則未正面回應執法不力指控,只重申小販事務隊曾於深夜採取突擊行動,打擊非法販賣活動,於○八年至今年三月,在上述地點共進行四十七次突擊行動。該署亦於○六年至今年三月在上述地點,共拘捕三十一名無牌小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