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藥」力度澳港立見高下

【本報訊】香港的鄰居澳門,將聯同珠海發展成「大澳門」,對外以國際性娛樂消閒中心為定位,對內則大力「揼水」助民應對金融海嘯帶來的經濟衰退。有本港經濟學者和議員指出,澳門紓困措施立竿見影,「落藥」力度遠遠高於香港,港府明顯相形見絀。有內地學者亦直言,澳門的福利整體上較香港好,澳門參與開發橫琴島,採取經濟適度多元化發展的措施有遠見。

議員批港府議而不決

立法會議員王國興表示,澳門無論在紓困措施或長遠規劃,都已將香港一一比下去,當澳門政府大刀闊斧救市時,港府仍「左扭右扭」遲疑不定,難給予市民信心及前景。若政府的政策再脫離群眾願望,將會嚴重影響管治威信。

他又批評政府制度僵化及態度「到喉唔到肺」。王國興認為政府有大量盈餘及儲備,雖限於人口之多未能效法澳門向居民派發現金解燃眉之急,但六千元強積金注款卻叫打工仔「有得睇冇得使」,甚至連派錢也派到「一鑊泡」,令民怨沸騰。

經濟學者關焯照亦稱,澳門政府的「落藥」力度遠比港府強,措施亦較本港到位,顯示澳門政府較重視社會及經濟安定。他指出,在金融海嘯之初,澳門已動用國民生產總值逾一成的二百億元助民解困,現時再度派錢,可見其全力減低經濟衰退殺傷力的決心。反觀香港,紓困措施只佔國民生產總值約百分之四,港府救市過於「手緊」。

中國人民大學台港澳研究中心主任張同新表示,國家副主席習近平年初訪澳時宣布開發橫琴島,澳門即緊跟步伐參與開發橫琴島的政策。張認為,發展橫琴島有助擴大澳門產業規模,為其經濟適度多元化發展提供新的空間,亦有助鞏固澳門的經濟基礎。他稱讚有關措施有遠見,不論對澳門或珠三角均有好處,而香港應擴大與珠三角合作,為自己創造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