屋漏偏逢連夜雨 商戶被迫上梁山

屋漏偏逢連夜雨,在金融海嘯持續肆虐之下,中小企處境本已極為艱難,無奈銀行為了轉嫁風險而不斷延長信用卡過數期,令不少中小企陷入資金周轉不靈的絕境。日前數百名美容業人士走上街頭,抗議銀行做法無理,並質疑當局對銀行業缺乏監管。美容業忍不住發出怒吼,再一次戳破當局「撐企業」的皇帝新衣。

美容業人士走上街頭尋求公道,可以說是逼上梁山。現時全港約有三千間中小型美容院,九成客戶透過簽帳信用卡找數,自金融海嘯爆發後,大部分商戶收到銀行通知,單方面將信用卡簽帳的過數期由以前的數天延長至六十天,部分商戶更被延長至一百八十天,甚至二百四十天,而商戶根本無置喙之地,只能任人宰割。眾所周知,美容業多是小本經營,經濟實力有限,一旦資金被銀行扣押半年乃至八個月,企業發不出工資,付不起租金,買不起設備,惟有倒閉一途。

據了解,除了拖卡數外,銀行還怪招百出,不斷提高簽帳手續費,加重商戶負擔。另外,銀行又以保護客戶利益為由,向業界收取不合理的高額押金,個別美容院被扣押的資金竟達八十萬元。有業界人士指出,美容業出現倒閉潮,元兇並非經濟不景氣,而是銀行不斷延長信用卡過數期,將美容業逼入絕境。

銀行業為求自保,不理中小企的死活,做法確實值得商榷,但最令人不滿的是監管當局不但袖手旁觀,而且還充當銀行的代言人。金融管理局發言人表示,銀行更改信用卡過數期,是基於經濟環境及風險管理而作出的商業決定云云。又是「商業決定」,這四個字幾乎已成為當局推卸監管責任的擋箭牌,屢用不爽。

難為港府將「撐企業」掛在嘴邊,原來是說一套、做一套。金融海嘯爆發至今,港府僅推出中小企特別信貸保證計劃,但中小企普遍反映申請條件嚴苛,手續繁雜,而且審批權在銀行手中,根本借不到錢。事實上,有關計劃推出近半年,僅借出一百多億元,約佔總額度的十分之一,可見受惠者極少,有關計劃口惠而實不至。

中小企借不到錢也就算了,連業界應收的帳款也被銀行一拖再拖,而政府居然闊佬懶理,僅以一句商業決定來打發,中小企真是叫天不應,叩地不聞。美容業人士坦言對政府絕望,並警告不排除將有更多商戶因資金周轉困難而被迫結業,影響全港五萬名從業員的生計。

美容業的血淚控訴,反映了中小企在金融海嘯下苦苦掙扎的窘況。中小企是本港經濟支柱,約佔全港企業數量九成,僱用了全港過半就業人口,政府坐視中小企倒閉,無異於製造失業,這正是香港淪為金融海嘯重災區、失業率持續飆升的重要原因。我不殺伯仁,伯仁因我而死,口口聲聲創造就業的港府,原來是製造失業大軍的幫兇。

可笑的是,財政司司長曾俊華為換取立法會通過其預算案,近日放風聲要加碼推出支援中小企措施。我們奉勸當局,與其閉門造車,搞那些花拳繡腿,不如解決中小企遭拖卡數的實際問題,否則官逼民反,民不得不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