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鼻水=傷風?敏感才是元兇!

轉季的日子,氣溫、濕度上上落落,身體一旦適應不了,很易出現流鼻水、打噴嚏、鼻塞等惱人的徵狀,以為是傷風感冒,但原來是鼻敏感發作!別以為這是小事一樁,要是得不到適當治療,鼻敏感隨時可引發嚴重後遺症。

由致敏原觸發

鼻敏感又叫過敏性鼻炎,當鼻腔內的黏膜接觸到一些致敏原,就會引起連串徵狀和反應,包括打噴嚏、流鼻水、鼻癢、鼻塞、鼻水倒流、咳嗽、喉癢等。

致敏原大致上可分為環境致敏原和食物致敏原,最常見的環境致敏原是塵蟎,通常出沒於多塵的地方和布質物料,可謂無處不在;其他環境致敏原包括天氣、貓毛、狗毛、霉菌、花粉等。食物方面,奶類、花生、蛋類、海鮮都是較常見的食物致敏原。想了解哪些致敏原會影響自己?可接受致敏原測試,當中分為皮膚點刺測試和血液測試,兩者都有很高的準確度,但如果患者吃了抗敏藥後才進行皮膚點刺測試,則會令結果的準確性大打折扣。

輕微者可服藥

要紓緩過敏性鼻炎引發的不適,可從三方面入手,包括口服藥物、噴鼻劑藥物和脫敏治療。如果徵狀輕微,可服食抗組織胺藥;如果徵狀較嚴重,宜盡快求診,醫生會給患者提供處方藥物,或加上噴鼻劑藥物。

噴鼻劑藥物有兩類,分別在於是否含類固醇成分。一般人有種誤解,以為含類固醇的噴鼻劑會產生副作用,但其實只要在醫生指導下適當地使用,問題不大;相反,市面上標榜不含類固醇的噴鼻劑,雖然當中有些成分(如收縮鼻腔血管的成分)可以短暫通鼻塞,但病人長期使用,一樣會對其產生依賴性。

可致嚴重後遺

至於脫敏治療是用一個類似「以毒攻毒」的方式,令病人的身體慢慢對致敏原產生抵抗力。假如上述方法都未能改善病情,患者可接受手術,透過切除鼻腔內的組織,但要注意手術只能解決鼻塞問題,無助於改善咳嗽、喉癢等其他徵狀。

註冊耳鼻喉科醫生黃漢威醫生指出,由於鼻腔與人體的一些重要組織相通,患者不及時接受治療,有機會出現後遺症。舉例,長期鼻塞或鼻水倒流會令耳咽管閉塞,容易引發慢性中耳炎;鼻腔與淚管相通,所以部分鼻敏感患者會有眼睛敏感的問題。另外,嚴重鼻敏感又有可能引致鼻竇炎,而鼻竇炎又有機會引致腦膜炎,因此患者不能掉以輕心。

中醫的話

註冊中醫師林冠傑指出,鼻敏感稱為「鼻鼽」,成因與外感有關,而外感又分為風寒、風熱和感染性的感冒(如流行性感冒);最常見的情況是,患上傷風感冒的病人,一旦處理得不好,就會導致鼻鼽。另外,鼻鼽有可能受其他因素影響,例如鼻樑骨生長得不好、鼻腔因意外受損等。治療方面,可通過嗅聞中藥、穴位按摩、洗鼻等方法,令病情得到改善。

方法1:穴位按摩

在百會穴(位於頭頂)、印堂(位於眉心)、攢竹(位於眉頭)、迎香(位於鼻翼旁)、四白(位於眼下)等穴位上進行點按,按住10秒後放開,每個穴位連續按3、4次。

方法2:嗅聞中藥

用布包住辛荑花、蒼耳子、白芷、薄荷等中藥,每種中藥的分量為3至5錢,以製成一個香囊,在鼻塞時握一握香囊,其散發的香氣有助紓緩不適。

方法3:洗鼻

把鹽水或黃連水(一片黃連以暖水洗一洗,再浸入另一湯暖水約5分鐘,抽起黃連便可)注入針筒,直接射入鼻腔。

撰文:李凱兒

部分攝影:方偉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