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界五行:日防夜防 六邪難防

每年三伏天都包含小暑、大暑、立秋三個節氣,所以被形容為「爭秋奪暑」的秋老虎,人類如果應對不當,輕則多病痛,重則被奪去生命──在這段日子,因中暑誘發心腦血管意外而死亡,並不罕見。

伏,在中醫角度而言,有兩個意思,一是「邪」的潛伏,二是人與動物都伏下來好好歇息,這就是「避暑」。風、寒、暑、濕、燥、火,這是六種自然現象,稱之為六氣,如果人的體質差,抵抗力弱,或身體雖然強壯,但過長時間暴露在有關環境下,就會影響健康,所以中醫理論,六氣就變成六邪,但六邪除了六種自然現象外,也包括衣食住行不當帶來的外來病因,例如,長期吹強勁風扇犯風邪,空調溫度過低犯風邪與寒邪,吃過多煎炸食物犯燥邪,飲烈酒吃勁辣犯火邪……因此,三伏天還要注意避免因生活習慣而受到風邪、燥邪、火邪所侵。

伏是六邪的潛伏,潛伏期多久才發作?沒有固定時間表,要視乎受邪輕重,以及個人體質。嚴重的即時發作,例如,在烈日下暴曬引發中暑,這就是暑邪威力;劇烈運動後,心跳呼吸還沒有回復平靜,喝大量冷飲、沖凍水涼,引發腦中風或心臟病,這就是寒邪威力;貪涼爽,睡在「穿堂風」(過分大風的自然環境)或風扇、冷氣過猛,睡醒後面部歪斜、口歪眼斜,這就是風邪威力。如果外邪威力不大,而個人體質好,暫時不發病,但到年紀大了或體質變弱,潛伏的邪氣就會發作。

方向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