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炕,是用磚土造的,到了漢朝和晉朝,開始用磚與木搭配造炕床,在炕床的基礎上,發展了榻床。後來床與榻分家,床是專門用來睡覺,榻可以睡覺,也可以用來歇息、招待客人。這是現代中式梳化的雛形,當時還未有進口梳化,西方國家用彈簧、海綿做梳化內部的填充料。
日本至今大多數人以榻榻米為床,榻榻米由於是睡在地上,所以仍然算是「席居制」(以席為床)和「筵席制」(可在上面飲食)。亞洲很多國家和地區也有人以榻榻米代替木床,這既是新潮,也是懷舊。
中式梳化是由離地的榻演進而成。由於榻可以臥也可以坐,漢代把梳妝椅稱為梳洗床,辦公椅稱為冊床。由宋朝開始,椅的概念完善而清晰,椅兩邊有扶手、後有靠背稱為交椅,坐第一把交椅的就是大哥;太師椅當時則是宰相級人物坐,今時今日,誰都可買明式或清式的太師椅坐。床與椅分家,床的概念是四周沒有圍板,是與椅的最大分別。
但是,凡事都有例外,羅漢床與貴妃床至今仍然是床椅不分家,既可以做床,也可以做椅。自古以來,羅漢床與貴妃床都是身份象徵,也可以說是現代中式梳化的原形,皇帝寢室除了龍床,還有羅漢床,太后、王后、妃嬪寢室除了鳳床,還有貴妃床。明清皇帝的書房、辦公、與群臣議政的殿,都擺設羅漢床。正因如此,羅漢床與貴妃床的擺設,就講究風水了,這些風水宜忌,也適用於今日的梳化。(明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