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界五行:讚揚孝道 反對愚孝

《二十四孝》第十一是「懷橘遺親」,故事主角陸績是三國時代吳國人,父親陸康是東漢末年的忠臣,曾任武陵太守、廬江太守,陸績六歲隨陸康到袁術家作客,袁術權傾一時,目中無人,威風凜凜,陸績卻毫無懼色,有問必答,對答如流。袁術送幾個當地特產蜜橘給他吃,陸績悄悄把兩個藏在懷中。陸氏父子離開袁府時,兩個蜜橘掉在地上。袁術笑道:「陸家小朋友,你來作客,為甚麽把主人的蜜橘藏在懷中?」陸績從容淡定說:「家母最喜歡食橘子,難得有這樣甜的,所以帶兩個回家孝敬母親。」袁術不但沒有責怪他,反而多加讚譽。陸績孝順,不脛而走。

天才加勤奮,陸績未滿二十歲已進入吳國權力核心,他兼修儒釋道三家,深得孫權敬重,常在朝上直率說出自己見解,官至偏將軍、太守,他淡薄名利,軍旅、政務之餘,潛心著書立說,對天文學,玄學,道家思想,都有獨到見解,但至今人們仍然津津樂道的是「陸績懷橘」的故事。

《二十四孝》之十二是「埋兒奉母」,郭巨為了讓母親有足夠食物,遂決定埋了僅三歲的兒子。故事極具爭議性,曾被文學家魯迅嚴肅批評。現代有很多家長和教師都抵制,有識之士都不同意這樣「愚孝」,即使家境再窮困,一家人都應該合力共度難關,母親與兒子同樣重要,犧牲下一代成全上一代,這是謀殺罪。幸然最後沒有埋兒,否則,不把老母氣死才奇,孝子不成變孽子。

方向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