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室推理片揭開想死之謎

60多年前,由Henry Fonda主演的美國黑白片《十二怒漢》,被譽為影史上最偉大的推理電影之一,影片透過12位陪審員就一宗兇案的討論,凸顯人性中的自私、偏執、搖擺等特質,引起極大回響。

60多年後,日本導演堤幸彥帶來了話題作《十二個想死的孩子》,同樣是推理片格局,但片名更震撼,人物換成12個打算進行安樂死計劃的年輕人,並透過一宗離奇屍體發現事件,令每個人和盤托出「想死」的理由,展現當下年輕人的壓力和想法。

改編故事 體驗另一段人生

「電影是一種綜合藝術,含多種元素,不易駕馭。雖然我已拍攝了40多部電影,但每次接觸新的拍攝計劃,總會有份新鮮感,讓我能以不一樣的心情迎接每套作品。」少年時曾醉心於搖滾音樂的堤幸彥,21歲前從沒想過投身電影界,直至入讀「東放學園專門學校」,才開始對影視製作產生興趣。

綜觀堤幸彥的電影,不乏改編作,像《十二個想死的孩子》也是改編冲方丁的同名小說。在他眼中,改編別人的故事就像體驗另一段人生:「世上有不同的生活模式與想法,我總不能經歷所有的人生,但原創故事有着各種題材,諸如自殺、母愛、陰謀論等,所以每當發現有趣的故事,我都會進行資料搜集,再拍成電影。」

堤幸彥坦言,當初是在監製推薦下,看了《十二個想死的孩子》的原著小說,被「想死的人」這個主題吸引,而年輕人面對的困境是他一直希望探討的議題。「現今年輕人大都無法清晰表達自己的想法,而在故事中,每當角色之間出現意見分歧,都會靠舉手投票解決,很民主,使我有了把故事影像化的想法。」

聚焦自殺 探討年輕人之困

《十二個想死的孩子》是以十年前在日本網絡出現的自殺網站為故事發展的起點,內容講述12個青少年參加了網站主辦的集會,相約到一所廢棄醫院進行安樂死計劃,但集會當日,現場竟出現了第13人的屍體,為了找出真相,各人開始進行辯論,過程中揭示了每個人參加活動的原因。

堤幸彥表示,近年日本的自殺個案有放緩迹象,但年輕人的比率卻有上升趨勢,相信此現象跟學習壓力、家庭問題和朋輩相處有一定關係。「我也年輕過,亦曾有過輕生的念頭,所以能理解年輕人的感受。每個人於輕生前,總會有些徵兆,但身邊的人未能察覺,才會導致悲劇發生,這是社會當下最迫切、最需要關注的事情。我也有孩子,雖然現時只得8歲,或許未有煩惱,但日後他一旦出現輕生的念頭,我應該如何面對?如何與他溝通?這是我必須思考的問題。」

展現張力 望觀眾作出反思

由於原著小說的情節豐富且張力十足,要在短短兩小時內交代整個故事,難度甚高,所以堤幸彥採用了近似舞台劇的手法,同時以5部攝錄機拍攝長約40分鐘的討論,捕捉角色之間各懷心事、互相警戒又要隱藏內心不安的感覺。另外,故事只有醫院一個主要場景,屬於密室題材,要透過12位角色的討論來推進劇情,但因角色多達12個,期間又要表現角色的複雜背景,對堤幸彥而言,又是一次新的嘗試。

這部電影不但結合了推理和懸疑元素,又流露了對年輕人的關懷,是一個十分難得的故事,堤幸彥說:「今時今日,整個世界都被網絡覆蓋,即使是發生在偏遠地區的事,也有可能傳遍千里。話說回來,雖然我們很容易接觸不同地方的人和事,但我希望年輕人嘗試不再依賴資訊科技,多些進行面對面的溝通和交流,就有機會改善目前的狀況。」

堤幸彥PROFILE

名古屋出生,出道後加入電視圈,1988年正式以導演身份參與了電影計劃《笨蛋!我生氣了》的第4篇《英文是甚麼》。代表作包括《金田一少年之事件簿》、《圈套》系列、《20世紀少年》三部曲等,除了多次獲得日劇學院賞最佳導演獎,更憑《愛的成人式》和《天空之蜂》贏得第40屆報知電影獎最佳導演殊榮。

撰文:吳俊賢 

部分攝影:張群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