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界五行:二十四孝 導人向善

儒釋道三教,都是導人向善,而且,都把「孝」放在行善的第一位,所以,自古以來,道德標準是「百行孝為先」,直到今時今日,人們稱讚善待父母的孝順仔女,往往會這樣說「真是廿四孝」!

二十四孝,在我國最早發現的歷史文物,並完整保存至今,是敦煌藏經洞的佛教《二十四孝押座文》,佛教說,家中的父母都是菩薩,是有根據的。而今時今日在民間流傳的二十四孝版本,是由元朝郭居敬、郭居業、郭守正三兄弟,根據西漢學者劉向編輯的《孝子傳》的人物故事,以及一些在元朝流傳的民間故事寫成,由郭守正執筆、王克孝繪圖,成為《二十四孝圖》,以廣弘揚,皇室貴胄、達官富豪、平民草根,甚至目不識丁的文盲,也可以作為自修,以及子女道德教育的啟蒙讀物。

二十四孝的二十四個人物,歷史上真有其人,有的是真有其事,有的是把真事加以文學的渲染,有的甚至神化了。用現代的眼光來看,二十四孝的故事,大方向是絕對正確,但由於古代的科學、醫療、生活,與現代有很大差距,二十四位孝子的精神可嘉、可借鑑,但不可以照搬,否則,可能會出現很大問題,接着這幾天,我們客觀去學習《二十四孝》,有些不合時宜的,姑宜略過。

二十四孝的典故,不同時代的不同版本,排序不同,我們按主流的順着講,並非與他們孝親行為的輕重為依據。

方向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