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lisa Strozyk柔中帶剛

木料的「硬」與紡織物的「軟」,質感南轅北轍,就算將兩者勉強融合,也有機會變得不倫不類,但敢於嘗試的設計師,又豈會向難度屈服?說的是80後德國女設計師Elisa Strozyk,外表看似柔弱,卻有着一顆堅毅的心,為了探討物料的可塑性,竟利用木料製造紡織品,更成功打造一系列質地輕柔、易於摺疊,又能散發陣陣木香的特色家具呢!

木料與紡織品結合,你可能會聯想起「粗糙」、「堅硬」等形容詞,但當你看到Elisa Strozyk的半木半紡織設計品,不得不佩服其巧妙的工藝。以Wooden Textiles系列為例,設計師先將木材分割成一件件三角形木片,再以人手黏貼到柔軟的紡織布料上,並以特定的幾何圖案排列,讓木片與木片之間留有空間,使整張貼滿木片的布料仍能保持一定程度的自由屈曲,充分體現女性的細密心思。

發掘木的可塑性

Elisa Strozyk坦言,很喜歡觸摸和嗅聞物料,而木材是少數愈用愈美麗的材料,能令她覺得很舒服,於是她不斷進行實驗,透過對木片形狀、厚薄的反覆研究,嘗試發掘它的可塑性,希望人們觸摸木材時,不會只有粗硬之感。除了被子、枱布、窗簾外,適用於天花板的燈飾作品「Miss Maple」,亦是以木片為材料,三角形網格構造展現出靈活性,用家可隨意以手動形式改變其形狀,當光線從木片之間透射出來時,猶如一件藝術雕塑,營造氣氛一流。

櫃門猶如手風琴

跟藝術家Sebastian Neeb合作設計的儲物櫃「Accordion Cabinet」,同樣令人眼前一亮,設計師把激光切割的木片固定在布料表面,使木質櫃門變成摺疊型,如手風琴般,玩味十足。值得一提,曾於巴黎、柏林、倫敦等地求學的Elisa Strozyk,創作風格多變,除了讓木料跟紡織品結合,又曾利用編織手法來處理玻璃,打造出一款五彩剔透的吊燈,細看之下,你會發現透明色的曲線重疊混合,在光線影響下,形成一種有織紋的玻璃表面,視覺效果神奇。

PROFILE

1982年生於柏林,早年在當地院校KHB修讀Textile and Surface Design,之後於倫敦中央聖馬丁藝術與設計學院(Central Saint Martins)完成碩士課程,主修Future Textiles。由於她擅長將常見產品以不同的方式呈現出來,作品突破了2D和3D、軟硬材質的束縛,所以出道以來,深得不少知名品牌青睞,並多次獲業界嘉許,包括於2011年米蘭家具展奪得Salone Satellite Award第一名,又曾贏得German Design Award、Bavarian State Price、Marc Charras Award等國際獎項。

網址:www.elisastrozyk.com